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省、绍兴市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两美”嵊州目标,重拳整治水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两美”嵊州建设。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水环境治理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工作紧迫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今年的“五水共治”工作中去。
首先是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一年多了,但我市的一些单位和干部对治水的重要性、必要性还缺乏深刻认识,导致工作推进不平衡、责任落实不到位、重点工作难突破、工作标准不够高。最近被曝光的几起环境污染事件,实际上都是非常明显的问题。不是看不到,而是缺乏主动去抓去管的责任意识,这是典型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从市级领导层面看,重视程度不如以前了,河长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挂名制,没有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从乡镇部门层面看,有的乡镇部门“一把手”重视不够,分管领导对治水投入精力不多,抓落实存在着形式主义,驻村干部对联系村治水工作没有做到“贴心贴肉”,甚至不闻不问。从村社区层面看,村干部没有把治水当成推动村建设发展的事,“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查找自身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扎实推进“五水共治”。
其次是推进重点项目需要更加主动。今年上级对治水工作更注重平时考核,从最近一季度和4月份两次排名情况看,我市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重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都有差距。4月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50头规模以下养殖场治理、黑臭河深化治理等方面的完成率在绍兴9个县市区、开发区中排名末位,治污水投资完成率、排涝水投资完成率、河道综合整治开工率等也是排名靠后。像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畜禽养殖整治等老大难问题,一直都在拖我市“五水共治”工作的后腿。这些工作对照全年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以期迎头赶上。
再次是长效机制建设亟待更加完善。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大拇指,“清三河”是治污水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直观、最能见成效的工作。去年以来,垃圾河、黑臭河得到整治,但是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执行落实到位。从垃圾河整治情况看,小河小沟反复现象比较突出,农村建筑垃圾乱倒现象比较严重;从黑臭河整治情况看,工业、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比较突出,环保部门的监督查处打击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良好的水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彻底改善水环境,是我们续写治水伟业、不负上级重托、回应群众期待、实现嵊州长久发展的必然要求。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工作作风,积极行动起来,不断取得“五水共治”工作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