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人物名片:宓梦君,53岁,1999年起至今任剡湖街道八何洋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被评为嵊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获评绍兴市优秀共产党员、绍兴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2013年被评为嵊州市“十佳”书记主任好搭档,2015年被评为浙江省“千名好支书”。八何洋村先后获得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等荣誉,村党支部是嵊州市首批五星级基层党组织。
走进城北104国道西侧的一个村子,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多层住宅、道路上绿白相间的围栏和郁郁葱葱的绿化。乍一看,以为是来到了某个别墅区,其实,这里是距市中心4公里的剡湖街道八何洋村,一个典型的城郊农村。
原来的八何洋村(原八里洋),村级经济薄弱,班子涣散,管理无序。1999年,35岁的宓梦君从企业回村,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
上任第一天,宓梦君就要求每个村干部固定联系一个区块的村民,定期走访,及时掌握村情民意;每周二、三、五下午,宓梦君还会带领村两委会班子集体办公;每个月的20日,坚持党员集中学习。这些习惯,16年来从未间断过。
以钱生钱,细水长流,不断盘活集体资金,这是宓梦君的一笔经济账。前几年,八何洋村利用集体留存土地规划了村级个私集聚区,建起厂房48000多平方米,初步形成以印染、制冷等为主的个私产业。出租厂房所得的收入,除一次性拿出130多万元为所有村民提供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费用外,其他就用来投资增收。2008年,八何洋又投入250多万元,完善了个私集聚区主要道路的硬化、绿化、亮化及排水、用电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吸引企业入驻。同时,通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立村民台账,为企业输送熟练工,实现村民充分就业。
如今,全村每人每年可领取550元粮食补助款,逢年过节可领到村里送上的水果,每位老年人每月还有200元养老金补贴。更让人羡慕的是,九成以上村民住进了整齐划一的新房。宓梦君对此很自豪:“最早规划住房时,我们都有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建设,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完全符合现在的排污标准。”
村庄治理重在透明,这一点,宓梦君也不含糊。在制订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八何洋村相继完善了村务决策、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等民主治村八项制度。村里的“三屏载三务”公开模式也让人称道,它将民政、社保、计生等10多个部门46项现行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查看村里每个月的“三务”公开情况,而且每一笔账目都有对应的发票可查阅。
“当干部就要有担当”,这是宓梦君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村干部工作的对照。宓梦君说,村子的发展,要靠村干部的团结融合,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