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门乡地处南山湖饮用水源头保护区,“五水共治”成效直接影响嵊州40万市民的饮用水质量。今年以来,我乡始终坚持抓“五水共治”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的政治理念,从推动全乡河道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边界联防联治机制,落实“河长制”等方面入手,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确保全市饮用水安全。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落实治水责任。贵门乡通过召开乡、村两级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治水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提振信心,为工作落实打好思想基础。共张贴治水海报33份,发治水宣传资料1000份,全面落实“河长制”,有机结合网格化管理布局,实现全乡河道负责人员全覆盖,奖惩机制全覆盖。
二、明确重点,攻坚克难,注重治水实效。结合贵门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抓住治水核心,取得治水实效: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完成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杳溪江小流域二期(东阳佐村岭干至嵊州贵门杳溪)整治,玠溪江幸福桥段200m河道治理项目,郑银高至玠溪小学段河道建设及管道配套工程。以此不断优化我乡防洪堤坝设施、配套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去年以来,我乡与东阳市三单乡积极开展联防联治行动,着力在森林保护和“五水共治”上深化合作,明确对方负责收集垃圾,我乡负责清运处理的协作方法。一年以来,边界治水效果良好,实现了保护源头水、共筑健康梦的目标。
三是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效果为取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开展了“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畜禽养殖场有序关停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专项行动。目前全乡“三河”已整治完成,形成“清三河”长效管理机制,16家生猪养殖场有序整治关停,村庄环境有效改善,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完善要素保障。形成要素保障机制,做到资金能配套,考核能引导,规章能约束。一是加强财政保障,强化资金支持。加大“五水共治”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治水资金配置到位。制定科学资金配置方案,让有限的资金用在效益最大的地方。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实现奖惩分明。进一步加大“五水共治”考核力度,实行乡领导小组定期明察暗访,对乡域内33条河道评分排名,并把治水考核纳入乡干部和各行政村实绩考核中,奖惩分明,发挥实效。三是明确治水规章,力保工作有章可循。深入学习《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实施意见》,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抓治水,力争治水工作有法可依。【作者为贵门乡党委书记 竺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