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安全行车200万公里
出车前擦拭车窗玻璃
人物名片:过学钢,男,43岁,市长运集团客运驾驶员。2012年“道路客运安全年”省级文明驾驶员标兵,2013年嵊州市长运集团“总经理特别奖”获得者,2015年绍兴市“三有三好”十佳驾驶人。
过学钢是市长运集团一名客运车辆驾驶员,他始终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自1996年至今的20年里,已安全行车200万公里,赢得了群众的一片赞誉。
每次出车都是一次“新行程”
上午6点不到,过学钢就开着车子前往北漳镇,将第一批客人送到客运中心,再发车至杭州。之前,北漳镇有一班私人承包的直达杭州的客运班车,但后来因种种原因取消了,市长运集团就把这条线路合并到了嵊州至杭州的班车里,过学钢也主动承担起了延伸段北漳镇群众的接送工作。
“很多时候其实是空车返回的。”过学钢告诉记者,从北漳到市区,一般不会有多少人乘坐,但既然安排了这条线路,他就必须每天六点半前到达北漳,“万一有人有急事要去杭州呢?”
嵊州至杭州的客运班车,是长运集团最繁忙的线路之一。过学钢每天要开2个往返,574公里的路程,他已开了整整10年。路况是很熟悉了,但他每次出车还是格外小心。“对我们来说,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当记者问起,开了10年同样的路线,会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过学钢笑着说,每趟车的乘客都不一样,开车的感觉就不一样,每次出车,都是一次“新行程”。
从汽车修理工到客运驾驶员
当客运驾驶员,过学钢算是子承父业。
1991年,过学钢进入长运集团工作,机修专业毕业的他,选择了当一名机修工,每天与机油、螺丝、榔头等打交道。就这样4年后,在父亲的要求和希望下,过学钢开始学做一名客车司机,并用一年时间,外出学习客运车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回来后又一次次跟着“师傅”也就是自己的父亲出车,掌握更多开车技能。
终于在1996年,过学钢第一次单独出车,“那个时候更多的是紧张。”虽然只是近距离地开到绍兴,但想到自己承担了一车乘客的生命安全,他还是担心得好几天没睡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过学钢20年来的开车要义。机修工的经验,让过学钢有着比普通司机更多的敏感度,“只要车子一发动,我就能听出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也正如此,每次出车前,过学钢总是提前半小时对车辆进行检查,只要不是大问题,他都自己动手修理。他说,安全的事开不得玩笑,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安全和舒适是最基本要求
20年的驾驶经历,过学钢总结出了“三主动”和“四字经”的行车经验,“三主动”即窄路会车主动停让,夜里会车主动关闭远光灯,后车超越时主动减速靠右礼让。“四字经”则是:留-给车辆和行人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慎-行车谨慎,留心人、车、路况,注意交通动态;忍-忍耐克制,不发火、不赌气、不争时、不抢道,安全第一;静-平心静气开车。此后每收一位徒弟,过学钢还会把这些开车心得在第一堂课就传授给他们。
让车内环境最大程度地舒适,也是过学钢对车子的基本要求。开车前,他会拿着拖把、抹布,把车厢里的地板和玻璃窗都清洗一遍;乘客上车前,他用温和的语气告诉旅客“不要在车厢内吸烟”,下车时则提醒乘客不要忘拿行李。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善意,营造了小小车厢内温馨和谐的环境。
记者手记:自成为一名客运驾驶员以来,过学钢不仅安全无事故,而且服务零投诉;正班准点率、旅客正运率等各项指标也都是满分。采访过程中,过学钢总是强调,作为客车驾驶员,光开好车是不够的,还要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每次发车前,大到汽车状况,小到为旅客准备的药箱,他都检查得仔仔细细。他也把拾金不昧、扶老携幼看作是自己的分内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浙江快客”这块牌子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