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王晓籁出生于嵊县普义乡白泥墩村。其父王芷湘为当时嵊州“十富”之一,且写得一手好字,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王晓籁的文化功课名列前茅,并中了秀才。
虽然出生于富贵之家,但是王晓籁身上毫无纨绔子弟之恶习。少年时代的他接触了新学后参加光复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后因秋瑾事败,他携带家眷赴上海避难,并在岳父楼映斋的帮助下开始了经商之路。
从创办闸北商团到独资及合伙开设大来、天来等缫丝厂,筹办开来兴业公司,王晓籁从一位默默无名的外乡人蜕变成叱咤风云的商人,且先后身居上海总商会会董、闸北商会会长等要职。
在拓展事业的同时,王晓籁也时刻心系家乡的发展,并为此做了不少贡献。
1914年,他出资2000元修建剡山小学并任该私立小学名誉董事长。
五年后,王晓籁遵从父亲王芷湘的嘱托,与兄王邈达、弟王孝本一起出资在城关镇建房63间,创办私立医院,置田360亩作为医院基金,并以其父亲王芷湘之名命名为芷湘医院。
除此之外,王晓籁曾于20世纪30年代回嵊县故里,以巨资购东湖陶氏别业,设立“怀婴”托儿所。
王晓籁还积极响应革命的号召。他在“二次革命”中助饷支援上海讨袁组织、1926年赴广州参加北伐军誓师大会、策动闸北保卫团响应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等。凡20世纪中国革命所有的大事件,他几乎都参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王晓籁化名柳堂星往来于香港、成都等多地参与组建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接收、转发海外侨胞捐献的抗日款项和物资,以实业投身抗日。
革命胜利了,王晓籁却在“文革”中受到迫害,于1967年在沪去世,终年80岁。三年后得平反,其骨灰荣归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王珏 楼楠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