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意即“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选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这句话成了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闾炜名师工作室的座右铭,也就是说,要以一个老师的优点去影响其他老师,以一个老师的长处去带动其他老师的进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闾炜老师是中学高级教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全国优质课三等奖获得者。她在17年数学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一贯重视培养习惯、自主学习、高效灵动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
2014年6月,闾炜名师工作室成立,并笃定于“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闾老师要求学员平时“立足课堂,注重实效”,致力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高效灵动。一年来,她们主要进行了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
钻研理论 实践教学
一学期来,工作室成员勤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所读书目如《中小数学教学策略研究》《陶行知名篇》《教师如何做教科研》《高效课堂对话》《给教师的建议》等,撰写了大量读书笔记,丰富了自身积累,更明确了教学研究方向。在坚持学习的同时,老师们还积极撰写论文、案例与课题,如杜良老师的论文《5.4一次函数的图象(1)学案》发表于《数学周报》2014年第16期,《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发表于《少年智力开发报》第52期,《拓展中感悟习题魅力探究中提升解题能力》被评为市2014年论文二等奖,《运用迁移理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实效性研究》被列为省级课题子课题;郭华芳老师撰写的《数学课堂中的表扬式评价案例分析》获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三等奖。
学习名师 汲取精华
2014年10月,闾炜名师工作室邀请到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全国首届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郑瑄老师,专门作了“关于多种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讲座,同时还特邀省初中数学教研员许芬英老师作了试题命题讲座,学员们在活动小结中都提到收获甚多,得益匪浅。
2015年4月,工作室全体成员赴杭州建兰中学参加“中国名师大讲坛”初中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聆听来自全国各地8位特级教师及教坛新秀的现场授课。倾听着名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优质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学员们感悟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听课是满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成果颇为丰硕。
引领示范 辐射全市
2014年11月,为切实发挥名师工作室在全市的引领、辐射、指导作用,在市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下,闾炜老师为90学时教师作了《数学教学多一点文化味》的专题讲座,收到了较好效果。她还在全市命题比赛中获得了中年组一等奖第一名和绍兴市教师技能比武二等奖,成为2015年浙派名师培养对象。
在导师的积极引领下,工作室各位成员也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如杜良老师、石磊老师、邢柯英老师开设市级公开课各1次。在全市命题比赛中,孙飞燕老师、吕美丽老师、石磊老师获得青年组一等奖,陈玉莲老师获青年组二等奖,杜良老师获青年组三等奖。在市微课制作比赛中,杜良老师、周月老师获二等奖,裘媛老师获三等奖。杜良老师还被评为市第四届家长满意教师和市第四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优秀学员。
工作室还积极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学员在本校招收1—2名徒弟,目前已通过申报、筛选、师徒签订协议,完成了最初程序,并将于下学期继续开展传帮带活动。这将给年轻教师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为其在今后工作中快速成长搭建桥梁,也为名师的自我提升提供场所。同时,还将继续吸纳优秀教师加入工作室,争取打造出数学精英教师团队,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孜孜以求,贵在专注。闾炜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目标是:以一种新的精神、一种新的认识方式、一种新的追求,努力成为一个有着高尚操守、鲜明个性、能与先进科技接轨,有思想、有见地、多才多艺、激情迸发、魅力四射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