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举办方负责人积极帮助募集,也期待爱心人士加入公益创投
前段时间,我市举办了首届公益服务创意比赛,涌现出了一大批令人眼睛一亮的项目创意和金点子创意。然而,资金的缺乏制约了这些项目的实施。轻一些的,公益功效受损,严重的甚至无法付诸实施。
连日来,比赛举办方之一的市“心悦公益”负责人陈女士为募集资金而积极奔波。昨日,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已有两个项目被认领,各获得2万元的公益扶持资金。她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关注公益事业。
创意大赛发掘出一批好项目
这次比赛吸引了53个项目创意和金点子创意参赛,最终评出24个获奖创意。陈女士介绍,举办比赛的目的是通过倡导公益精神,让参与者、合作方和社会各界创新公益模式,共同关注、推进公益事业。
邻里村嫂帮帮团、一家亲爱心接力站、嫂嫂环乡行、英姐工作室、点亮病贫儿童希望之灯、我带你(智障孩童)飞翔……一个个富含爱心的名字,都是比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项目和金点子,主旨围绕敬老、爱幼、帮困和服务五水共治,无论是创意理念还是操作前瞻,都令人眼睛一亮。
据了解,不少参赛的公益项目已在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来自通源乡的“一家亲爱心接力站”,通过爱心银行、志愿家政、免费理发、平安连线等形式,解决了当地不少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的困难。
代表贵门乡参赛的“邻里村嫂帮帮团”尤其引人注目,在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邻里村嫂帮帮团”由玠溪村20多名村嫂志愿者组成,每人就近结对一户贫困家庭,包括孤寡老人、残疾人士、低保户和留守儿童等。每逢节假日,“帮帮团”成员准时上门慰问,平时还会不定时走访看望。为更好服务这些特殊家庭,“帮帮团”还专门建立了一个“爱心洗衣房”,定时上门收衣并帮助清洗。
贵门乡妇联主席钱慧颖告诉记者,除了玠溪村,贵门村也在准备设立“帮帮团”,而最终的目标是全乡所有的村都能设立,让困难家庭都有一个依靠。
资金匮乏制约了项目实施
“项目和点子都很好,有创意,也有可操作性。”陈女士表示,但现实问题是,一些项目因为资金欠缺,开展时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无法实施。
对此,通源乡妇联主席屠鑫娜很有感触,“做公益需要资金,通源村的一家亲爱心接力站成立于去年4月,所需资金主要靠自掏腰包,小打小闹的活动可以承受,但要增加援助力度,就力不从心了。”
陈女士认为,如果说公益项目是一颗“种子”,那么公益创投资金的注入无疑是让这颗“种子”获得最初萌芽所需的养分,比赛涌现出了如此多的好创意,可不能因资金问题而夭折。于是,陈女士积极帮助募集公益创投资金,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成果,目前已有两个项目得到认领,分别是雅璜乡的“嫂嫂环乡行”和通源乡的“一家亲爱心接力站”,认领单位是市龚玲玲爱心基金会,为每个项目注入2万元资金。
龚玲玲爱心基金会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认真审核了这两个项目的方案,觉得实施起来切实可行,可在扶贫帮困上发挥很大功效。据悉,这4万元公益资金将资助雅璜乡和通源乡60户贫困家庭。
陈女士最后说,非常期待爱心企业或个人参与到公益创投中,让项目的公益作用发挥得更好,受益人群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