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里南乡西朱村茹胡自然村养殖户姚建才紧锁的眉头总算舒展开了:12头重达500斤的大型猪,在乡干部的帮忙吆喝下,大部分已有了买主。
因为“五水共治”的要求,姚建才的养殖场于9月底前关停,60头存栏猪必须全部处理完毕。一些个头中等的猪,他自己宰杀后拿到市场上卖了,但12头大型猪因为个头太大,他不敢轻易宰杀,怕一下子销不完而影响肉质。如何处理这些猪,他伤透了脑筋。
响应“五水共治”
12头猪的处理成难题
今年63岁的姚建才养猪已有几十个年头。四五年前,他新建了一处养猪场,并扩大饲养规模。去年,他又花几十万元,改进养猪场的排污设施。
在“五水共治”中,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养殖场必须关停,姚建才的养猪场也属此列,而且在今年9月底前要全部处理完毕。“关停花了大量心血的养殖场,夫妻俩虽有些心疼,但也理解,表示会全力支持‘五水共治’。”联系村干部吕苗生告诉记者。
姚建才养猪方法与别人不太一样,喂养时间至少八九个月,比人家多出一两个月,饲料用玉米、南瓜、番薯等“土货”,因而他家的肉猪很受欢迎,在当地有很高的品牌效应。另外,姚建才每年会养一批特殊的猪,这些猪喂养时间长达20多个月,个头特别大。因为喂养时间越长,猪肉的质量越好,有一些老客户会在临近过年时定向购买。这12头已喂养了十六七个月的大型猪就是为那些老客户准备的。
今年5月下发关停通知时,姚建才的养猪场有60多头存栏猪,他立即响应号召,母猪卖给符合条件的养殖场,个头较小的肉猪宰杀后拿到市场上出售,然而这12头大型肉猪却不好处理。现在离过年还有5个月,老客户还不需要,而临时宰杀的话,里南乡人口不多,一天内消化不了这么大的猪,如果隔天再卖则会影响肉质,也影响他的声誉。为此,他一筹莫展。
乡干部微信帮卖
养殖户的心事放下了
离养猪场关停的日子越来越近,姚建才仍然没能想出办法处理这12头大型猪,他和妻子不由得着急起来,尤其是妻子,更是焦躁不安。她说,好几个晚上因睡不着觉,半夜就起床,到猪场边的马路上来回踱步思考对策。
里南乡纪委书记裘张洁和乡干部吕苗生是西朱村的联系村干部,与姚建才也很熟悉,他们也一直在帮他想办法。前些日子,裘张洁突然想到,何不在微信上帮姚建才做做广告?“我的一些朋友有时会联合采购肉质好的猪,我把这个信息放到朋友圈,说不定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对裘张洁的建议,吕苗生也认为值得一试。
9月8日,裘张洁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里南出产好猪,吃的都是无污染的农产品,已养了16-17个月,品质绝对上乘,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购买,要的可以跟我预定!
裘张洁的微信立即被里南乡其他干部转发。让乡干部们高兴的是,微信的效果很快显现,微友们争相订购猪肉。
副乡长梁昊炅也于当天转发了这条微信,很快有10多个好友表示要买猪肉。9月10日下午,等拼满一头猪的肉量,梁昊炅让姚建才宰杀。当天下班后,梁昊炅把猪肉一一送到好友家中,一直到晚上9点才送完。因为60斤左右的腿精肉没人要,她就自己全部买下。“能为村民解决一点实际困难,我累一点也值得。”梁昊炅说。
昨天上午,姚建才告诉记者,在乡干部的帮助下,有5头大型猪已经卖了,另有3头也有主了,现在只剩下4头。“离9月底还有半个月,我相信这4头猪会有人要的。”这么大的一件事快解决了,姚建才也难得地感到了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