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上午,市卫计局召开了由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全市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紧急会议,会上传达了绍兴市卫计委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我市卫计部门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分解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据了解,自柯桥区登革热疫情发生后,市卫计部门十分重视,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分检制度,规范发热门诊运行,严防病例误诊、漏报和扩散。市疾控中心针对5-8月全市伊蚊监测幼虫密度普遍较高、存在登革热病毒输入后传播扩散条件现状,及时开展登革热疫情风险评估,提出防蚊灭蚊等对策建议;二是开展全员培训。根据卫计委下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和中国疾控中心《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组织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机构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其对登革热的识别和诊治水平;三是切实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蚊灭蚊、预防疾病的能力和及时、主动就医的意识。至今已累计编印下发宣传折页3万份、短信5万条,制作微信5条发布在公众平台;四是做好防蚊灭蚊技术指导工作。市爱卫办下发文件,要求9-11月在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灭蚊防病工作。市疾控中心、各基层医疗机构主动做好当地政府的参谋,承担起防蚊灭蚊具体技术指导和蚊媒密度监测工作,共向各部门、乡镇(街道)下发防蚊、灭蚊技术指导书1000余份。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美洲、地中海东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较为严重。
●目前,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陆近些年来不少地区都发现了来自国外流行区的输入性病例。
●要全社会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按照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方针,加强对成蚊的控制和灭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