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陈炉钢:游走在根雕与圆雕之间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裘冬梅 2015年09月30日14:24:50 

  创客档案:陈炉钢,34岁,嵊州根雕“新力量”代表

  创客宣言:让每件作品都美到极致

  34岁的嵊州根雕“新力量”的代表性人物陈炉钢糅合了圆雕和根雕的技艺,让作品既有圆雕的写意美,又有根雕的留白美。

  作为嵊州根雕“新力量”的代表性人物,34岁的陈炉钢一直在寻求创新之路。嵊州根雕“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艺术个性,曾经开创了中国根雕艺术的新境界。可是,当所有的根雕艺术家都局限在一块树根上施展才艺时,自然而然地,会让人产生一种雷同的审美疲劳。

  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如何让作品焕发独特的气息?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陈炉钢在作品中糅合圆雕和根雕的技艺,让作品既有圆雕的写意美,又有根雕的留白美。他说,要让手中的每件作品都开口说话,让每件作品都美到极致。

  创新场景式根雕创作

  走进艺术村陈炉钢的工作室,他正忙着打理一件名叫《林深寻隐》的作品。《林深寻隐》是上半年完成的作品,用的是场景式根雕。所谓场景式根雕就是在传统根雕雕刻人物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场景,比如加一些花鸟虫鱼、高山流水之类的,就像舞台的布景。加上这些场景,根雕作品的意境和内涵就更加丰富了。就拿《林深寻隐》来说,如果用传统的根雕手法,在材质上雕一个隐士就行了,最多也就在他的脸部表情或衣衫上下一点功夫。但场景式根雕却充分利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隐者侧卧的一块赭石,身后的一条小溪,头上的一棵金钱松……诸多元素衬托着隐者那种飘然物外的心境。创作者虽然不着一字,但观赏者能从中体味隐者“坐看云舒云卷,卧听清风明月”的悠闲生活。

  当然,场景式根雕不是谁都会做的,他必须有相当扎实的圆雕功底。对于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的“雕”与“刻”要信手拈来,一气呵成。陈炉钢恰恰具备这样的优势。当年,他曾经跟随根雕大师郑兴国学过3年圆雕,之后,凭借圆雕技艺行走海南、江苏等地,手上刀刻功夫甚是了得。

  “我师父前两年就在尝试场景式根雕了,我走过去看看,作品果然比单纯的根雕更有意蕴。”陈炉钢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场景式根雕的,结果作品一发到微信圈,就受到客户们一致好评。这以后,只要材质允许,他就运用场景式根雕手法。《林深寻隐》《万法唯心》《涛声依旧》《月下折桂》……每一件作品都让人耳目一新,每一件作品都让人过目不忘。特别是《林深寻隐》和《万法唯心》,这两件作品将参加今年11月份的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

  今年3月,广东一位佛教研究者还特地赶过来,让陈炉钢仿照辽代观音雕一座。辽代观音是1000多年前的一座佛像,现在被美国一家博物馆收藏。“国宝流失国外已经拿不回来了,我们只能以木雕的形式再创造一座国宝。”这位佛教研究者交给陈炉钢的任务是在高2.8米、宽3.5米、重8吨的金丝楠上雕一个和美国博物馆里差不多高大的观音像。

  根雕不同于泥塑和雕塑,泥塑和雕塑用的是拼加法,既可以拼,也可以加,根雕只能减,做根雕就是做减法,一刀下去,木头就少了一片,一刀下去,你再也无法让被刀劈掉的木头重新回归。所以下刀重如千钧,更何况,交给陈炉钢的任务是还原一个流失的国宝。辽代观音像的图片,佛教研究者已经想方设法从美国博物馆拍了回来,剩下来的任务,就是让陈炉钢在那块金丝楠木上雕一个崭新的观音像。

  “圆雕和根雕并举,每一刀都力求精准。”接过这个沉甸甸的任务后,单单在纸上画画,陈炉钢就画了上百张,两本辽代观音的参考书,也被陈炉钢翻破了。衣褶,胸花,头饰,眼神,表情,手指,脚掌,当所有的细节都了然在胸时,陈炉钢才开始正式动工。从穿棉袄羽绒服到短裤汗衫,整整5个月,这件辽代观音才大功告成。而这件作品也完全再现了国宝雕刻艺术的精致和成就,被誉为“圆雕和根雕的完美体现”。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创新项目——短纤松式倍捻机:织机中的“战斗机”
创客——陈春钢:从大企业老总到创业新兵
创客——任良元:执著成就创业梦想
创新项目——硬质聚氨酯泡沫:节能减排的建材排头兵
创客——李邦和邢黎燕夫妇:“懒式”养鸡 “微信”销售
【专题】第一届嵊州市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