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子平,1928年出生,1943年参加革命,1987年在嵊州离休,现居住在孝子坊路。
1943年,16岁的楼子平被一位名叫楼春阳的共产党员邀请到贵门乡雅安小学教书。
楼子平老家在石璜楼家村,家里无房无田无地,虽然父亲一生勤劳,却改变不了窘迫的生活。当上小学教员,能为小娃子传道授业解惑,又能自食其力,一家人都很高兴。
雅安小学风光秀丽,群山环绕。让楼子平意料不到的是,在这栋白墙灰瓦的矮房子里,聚集着的教员大多是地下党员。他们一面教书育人,一面暗地里组织抗日救亡运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救亡洪流。同时,楼子平还发现他们经常在一起阅读《西行漫记》《大众哲学》等进步书刊。在那个书籍匮乏的年代,看书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楼子平便向他们借书,拿到手后便一头扎进屋子里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也是他第一次读到的革命书籍,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文章,初步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
在教学之余,这些共产党员经常聚在一起偷偷地学唱革命歌曲,如《吕梁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因此楼子平也经常一起跟着哼唱。
同年10月,楼子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做地下工作,主要任务是秘密收集电报稿。
随着抗日的逐步深入,楼子平的战争经历越来越丰富,先后任崇仁区委委员、剡源区副特派员等,主要任务是调查敌人的武装力量。
抗战胜利后,楼子平还参加了石璜缴枪。石璜缴枪战斗,是浙东新四军北撤、全面内战爆发后,金萧地区党组织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1946年11月19日晚,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决定在嵊西夺枪成立武工队。暮色中,马青集合两支武工队,一举解除了驻在石璜关帝庙和联保办事处的辅仁乡自卫队武装,缴获机枪3挺、步枪35支、短枪11支及弹药数担。
而早在9月初,楼子平便参加了由马青主持,以及刘春阳、周德卫、吕益南其余三位同志参加的秘密会议,会上初步决定在10月1日发动组织150人参加的石璜缴枪行动(后来推迟到11月19日进行),其中没有武器的徒手人员由楼子平负责。随后,楼子平立即动员了楼家村的三四位党员以及白泥墩的几个党员一起参加行动……
新中国成立后,楼子平在北京任中华总工会副会长,后又到天津任中国纺织工会常委、私企工委会副主任、文教部副部长。后来几经辗转,于1980年3月落实政策回到家乡,在嵊县丝织厂工作,直至1987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