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门乡因地制宜推进公墓建设
近日,贵门乡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应建军一行又前去玠溪村、东楼村、横山村等实地踏看生态公墓建设情况。到目前为止,全乡34个自然村已建成20个公墓。
玠溪村新建生态公墓位于村东的一个小山坡上,以前是一处乱坟堆。今年以来,玠溪村拆除23座46穴违建坟墓,经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商议决定在此建生态公墓。这里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建生态公墓,第一要让老百姓方便,第二要有合适的地方。”应建军说。
东楼村的公墓有200穴,是黄泥岭脚和楼村2个自然村共建的。这处公墓是从今年四五月份春茶结束后开始建造的,目前基础设施已建好。公墓背靠青山,面朝大路,是村两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议的结果。
“实行殡葬改革制度,一是要宣传到位,二是要让老百姓积极参与,三是要从实际出发。”在宣传方面,贵门乡除制定殡葬整治实施方案,设立殡葬整治举报电话外,还与各行政村签订殡葬管理责任书,与党员干部签订带头文明殡葬承诺书538份,发放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倡议书1000份。让老百姓积极参与的方式则是各行政村以自然村为单位,积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村民代表和村干部一起商量确定本自然村的村级公墓选址和建设规模,让老百姓真正拥有话语权。此外,贵门乡针对自然村分布分散的特点,以自然村为单位修建生态公墓,在34个自然村建立了20个公墓。
事实上,贵门乡生态公墓建设的做法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新茗村前王庄自然村的周大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周大伯的老伴于6月份去世,如果自己建坟,需要1万来块钱,还要请人抬上山等费用,总体算下来没有2万块钱根本办不下来。现在葬在公墓里,只花了5700块钱,公墓档次还挺高的,大理石台面,水泥路面,两边种满了青松翠柏。“平时还有人专门打理,我每次过去看都干干净净的。”周大伯说。
到目前,贵门乡已完成上坞山美女山乡级公墓一座300穴、横山美塘山片级公墓一座200穴。对8个行政村的村级公墓进行提档升级,涉及8个行政村共12个自然村,新建村级公墓200穴。与此同时,拆除违建坟墓188穴。
“既要让群众死有所葬,又要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应建军说,推行“绿色殡葬”,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青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