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璜镇雅宅村的一处苗木基地里,一位老人蹲在地上,手拿一把专用剪刀,首先切开苗木的茎,然后把接穗插到里面。不到2分钟,一株苗木顺利嫁接完成。这样的活儿,老人走南闯北已做了整整50年。
老人名叫张鸣安,今年62岁,是石璜镇寺新村新沃自然村人,自小喜欢种花育草。早在13岁时,还在读小学的他就利用寒暑假,拜同村嫁接果苗的老师傅为师,学习嫁接技术。虚心好学的他长进很快,中学毕业后就全身心投入到果树苗木的嫁接中。多年实践下来,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成了当地元老级的民间嫁接大师,还带出了一大批嫁接技工。
每当农闲季节,安排好自家农事后,张鸣安等人就组团到江苏、江西、福建等地嫁接果苗、传授技术,带来了可观的劳务收入。据他介绍,现在自己每天的收入能有300元,相当于一般工人的2倍。他还说,嫁接好坏的标准主要是看成活率,成活率高的嫁接工,一年有干不完的活。
采访时,老人也提到, 虽然苗木嫁接工工资逐年看高,但转行的也较多,后继乏人。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挖掘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