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爱平凡成就不凡
余勤献(右)为社区居民释疑解惑
人物名片:余勤献,女,59岁,下元塘社区工作人员。2003年绍兴市20佳孝子孝女先进个人;2004年嵊州市十佳文明市民;2004年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3年十佳城南之星。
余勤献是一个闲不住的人,10多年来,周末及节假日她都很少休息,每天不厌其烦倾听居民诉说,化解一桩桩邻里纠纷;时时刻刻牵挂那些需要帮助的残疾贫困家庭,送去温暖和关爱。在社区工作岗位上,她挥洒了汗水,也赢得了掌声。
自己就是“窗口形象”
采访当天,记者一早来到下元塘社区,看到余勤献的身边已围了好几个社区居民,有的是为档案迁移,有的是因公租房问题。对每个居民的询问,余勤献脸上都洋溢着亲和的笑容,认真地倾听着,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直到大家满意。
等了1个多小时,记者终于采访上了。余勤献笑着说,自己每天接待的群众最多时有数十人,少的时候也有五六人。群众对社区比较信任也比较依赖,什么事情都来找社区。
2013年,下元塘社区搬进新办公楼,余勤献开始负责大厅窗口。她说,作为窗口工作人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毫无疑问代表着社区形象。
社区有一位老同志,曾参加过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但因种种原因找不到参战档案,便来找余勤献帮忙。“老人能来找我,就是对我的信任。”余勤献笑呵呵地说。第二天,她就帮着老人去有关部门查找档案,但时隔多年,找起来并不容易。她各个部门来来回回跑了不下10次,终于找到了相关档案。当老人拿到纪念章跑来向她报喜时,她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平时,对前来咨询或办手续的居民,余勤献始终做到一张笑脸、一句问候,有问必答。碰到年迈者办理业务,她就放慢语速、提高音量,一条一条解释办理流程、注意事项。最后,还写上备忘录让老人带回去,以防忘记。
余勤献坦言,窗口工作有委屈、有辛酸,偶尔也会遇到一些脾气暴躁的居民。“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心情,尽己所能,提供方便。”她常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是一种成就感,每当自己和同事的工作被社区居民点赞时,心中的荣誉感与满足感就油然而生。
群众眼中的“余大姐”
在社区,认识余勤献的人都亲切地叫她“余大姐”,很多居民碰到事情都喜欢找她商量,一些不是本社区的居民,遇到问题也愿意来请教她,家住黄泽镇的朱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余大姐不仅讲解细致,人也热心,有事找她没错。”朱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遇到的关于公租房申请办理流程、表格填写等问题,已向余大姐请教多次,每次她都是热心解释、指点。
工作之余,余勤献还十分关心社区里需要帮助的居民。有一户困难家庭,妻子走路不便,没有劳动能力,而丈夫经济收入微薄,还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得知这家人的状况后,她积极为这户家庭申请低保,每过一段时间就上门看看,尽可能提供帮助。
余勤献不仅是社区居民的“贴心大姐”,也是大厅工作人员心中的“知心姐姐”。每天她都早早来到窗口,提前打扫卫生,帮大家烧水。在她的带领下,工作人员每天都争着分担工作,大厅气氛其乐融融。
在辛勤的工作中,余勤献尝到了甘甜,享受了喜悦,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好评。“我在下元塘社区干了12年,服务社区居民,得到群众信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她的真实心声
记者手记:心中有爱,心系居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余勤献以耐心化解纠纷,用细心解决难题,平凡中成就不凡,也诠释了一个社区工作人员的“大美”和“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