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小学全校学生713人,其中走读生95人,住校生618人,而住校生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工作的留守学生达118人,占全校住校生的20%。这样的现状意味着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的是家的感觉。为此,育英小学启动“快乐住校”工程,在衣、食、住、学、玩等方面关注住校生的健康发展,提高住校生的文化素养。
生活管理亲情化,让学生住得舒心
寄宿生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为此,学校在生活管理上更具人文化,在每班安排一个生活老师,让生活老师成为孩子们在校的妈妈。
白天,生活老师帮孩子们整理衣物、打扫卫生、指导就餐;晚上,则指导就寝,尤其是低段,学校还安排故事老师进寝室,让孩子们枕着故事进入梦乡。如果遇到学生生病,老师就将孩子送到医院,一直陪伴身边。
食堂管理优质化,让学生吃得称心
住校孩子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让学生吃饱吃好,还要让学生吃出味道。
为了饭菜营养卫生,品种多样,经济实惠,学校创建了绍兴市A级食堂,还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摸清学生对伙食的合理化建议,建立“一周饭菜早知道”公示榜,不断更换菜谱。每到节日,学校还额外加餐。难怪孩子说,家里的菜还是学校里的好吃。
课余生活多元化,让学生学得开心
住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集中在傍晚和晚上,学校根据寄宿生的年龄特点,安排了5大类20余个活动组,分别是学科知识类,如课外阅读组;科技实践类,如航模兴趣组;智能竞赛类,如七巧科技组;影视娱乐艺术类,如舞蹈组等。结合学生实际,活动体现自主、自选的原则,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与活动中得到培养。
教学管理素质化,让学生玩得尽心
各班定期组织开展“课余生活展示”活动,利用板报、画廊、宣传窗、宿舍里的“文化园地”等,进行课外生活的信息发布和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欣赏,让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获得精神的力量。
就这样,通过一年来的快乐住校工程实践,该校住校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增强,课程学习也成为综合能力展示的大舞台,孩子们在校的幸福指数得到很大的提升,学校也真正成为孩子们第二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