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越剧诞辰110年之际 专访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文娟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马悦 2016年03月25日11:41:33 

  王文娟演出照

  “林妹妹”90岁了,模样依旧青春。

  13日下午4时30分,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记者走进后台二楼化妆室,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文娟正端坐在化妆台前,为即将开演的“千里共婵娟”做最后的妆容整理。

  这是越剧史上一次传奇演出——“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文娟)派越剧专场,登台的是90岁的王文娟。

  1938年,12岁的王文娟从家乡嵊州来到上海学戏。近80年来,这位影响了中国戏迷半个多世纪的“越剧皇后”,丝毫未曾减弱对陪伴了她一生的越剧的热情。她总说“自己是幸运的”——越剧110年的历史,自己经历了近80年。“最老一辈人的东西,我学到了。现在,一些新的创新我也看到了。戏曲艺术,是传承的艺术。”

  “越剧是浙江的剧种,可以说是浙江的专利,在我的家乡几乎人人都会唱点越剧。”说起浙江,王文娟的眼中更多了光彩,她在化妆间里饶有兴致地给年轻的小花旦们说起家乡的越剧。

  当记者告诉她,在浙江很多地方的小学里都开始教越剧,不久前获批建立的浙江音乐学院更是专门招收了40名越剧学生时,王文娟满是振奋:“越剧在浙江会有很多潜力和发展,相信年轻人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让越剧这朵花开得更鲜更艳。”她欣然提笔写下“向浙江日报读者问好!”

  王文娟向本报读者问好。

  九旬名角,台上一丝不苟

  “眼睛这里再加一笔是不是会显得更精神些?眉宇间轻染些许红色是不是更年轻、喜庆些?”化妆室里,90高龄的王文娟有些“年轻得不像话”,用眼波流转、顾盼生辉形容也不为过。常年的舞台生涯造就了她挺直的身板。即便是坐在靠背椅上,她也只坐前半截,腰线笔直。

  化完妆,王文娟起身往外走。虽然年岁已高,可她不太喜欢被人搀扶。后台没有电梯,王文娟扶着把手慢慢向下走,脚上是一双红色毛绒拖鞋。穿堂风吹起丝绸旗袍的下摆,她穿着薄薄的丝袜,步伐稳健。

  侧幕边,工作人员拿来了折椅准备给王文娟候场,而她却执意选择扶椅背站立,笑着用上海话说:“从小立着习惯了。”

  离开演还有5分钟,助理帮她换上白色中跟皮鞋。黑暗中的剪影里,王文娟的身段依旧婀娜,没有一丝一毫的老态。上台前,她特意叮嘱了弟子王志萍,亮相时不要手挽手地搀扶她,“步伐要轻盈一些”。于是,王志萍把动作改成了牵着老师的手出场。

  当王文娟走上舞台,唱响特意为本次演出制作的《千里共婵娟》时,整个剧院掌声雷动。

  王志萍告诉记者,在学生们的眼里,王文娟老师一向追求完美,那股一丝不苟、事必躬亲的劲儿让晚辈们佩服不已。

  上世纪60年代,王文娟在电影《红楼梦》中饰演的林黛玉。

  亲历改革独撑玉兰剧团

  追求完美、一丝不苟,这在王文娟,似乎是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12岁那年,为了多挣些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王文娟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拜在当时著名小生竺素娥门下学戏。

  经过严格训练,虽然日子过得苦不堪言,但基本功却打得相当扎实。王文娟说,这功夫为她日后饰演《追鱼》中那个又唱又要腾翻的鲤鱼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竺素娥认为王文娟的身材、脸型和气质更适宜演花旦,便决定让她改学花旦。

  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改革大幕拉开,各地的剧团也开始改戏改人改制。

  “当时我在徐玉兰大姐的玉兰剧团,记得改戏后的第一个剧目是《东王杨秀清》,徐玉兰演英武干练而刚愎自用的杨秀清,我演洪宣娇。”王文娟回忆说,紧接着,他们又演出了《信陵公子》,演出后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好评,连演138天共256场,创造了越剧剧目连续上演日最长纪录。

  不久后,徐玉兰因身体原因去青岛疗养,王文娟必须独自撑起玉兰剧团。“这也是我第一次从剧团负责人角度,全盘考虑演出计划、角色安排、票房收入等问题,事事需要亲力亲为。我们首先上演的是《巾帼英雄》,我扮演击鼓战金山的女英雄梁红玉,演出下来效果不错,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红楼遗梦越剧唱响全国

  在王文娟的艺术生涯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饰演“林妹妹”一角。

  许多年届不惑的人,一提起《红楼梦》,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越剧电影。而王文娟的名字,当年也是随着这部至今看来依然可算精雕细琢的作品,而家喻户晓。

  “那是1962年,在把《红楼梦》搬上越剧舞台后,我和徐玉兰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也拍摄上映。徐玉兰演的是贾宝玉,我演的是林黛玉,那一年我36岁。”王文娟谈起半个世纪前的那部影响了中国人的电影,至今仍记忆犹新。

  电影《红楼梦》文辞清新,雅俗共赏,各场中的主要唱段几乎全数成为经典名段传唱至今,尤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段更是家喻户晓。它成为中国越剧史乃至戏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电影首映后,上海36家电影院24小时连映,场场爆满。

  那时候,南方的小姑娘、俏媳妇个个都会哼几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听不懂吴侬软语的北方人则一只眼盯着字幕,一只眼盯着银幕上漂亮得冒仙气的“林妹妹”,就像今天的观众看好莱坞大片时目不暇接地边看翻译边看好莱坞女明星一样。

  借助《红楼梦》,越剧唱响全国。《红楼梦》成为越剧舞台上一座极难逾越的艺术高峰、也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笔宝贵财富。

  “‘林妹妹’,侬今朝老嗲喔!”3月13日,在王文娟演出间隙,不时有观众走到后台,围上来和她合照。王文娟塑造的“林妹妹”已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仍有不少戏迷、票友们亲切地这么叫她。

  高山仰止唱戏先要做人

  在许多学生的眼中,王文娟对艺术精益求精,非常执着。

  每次演出前,她三天不出门,连电话都不接。“揣摩人物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林黛玉,我就会一遍一遍地看红楼梦。她少时离家,又寄人篱下,许多经历与我接近。”回忆起多年前的演出,她不禁情动于中。

  王文娟读过的《红楼梦》一书上,密密麻麻地用红笔写满批注。戏迷们都说王文娟是“性格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在林妹妹等角色获得满堂彩的背后,是王文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生活上可以随性一点,舞台上的事必须斤斤计较。”她说。

  王文娟不仅戏唱得好,还不辞辛苦、不遗余力提掖后辈,其德艺双馨,令人高山仰止。

  单仰萍至今仍感念王文娟的知遇之恩。

  1988年,王文娟与徐玉兰在花甲之年领衔成立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被誉为“当代最佳林黛玉”的单仰萍作为优秀人才从浙江引进到上海。

  单仰萍11岁时曾去桐庐学戏。“那时因自身条件欠缺,面临着被迫改行的困境。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越剧电影《红楼梦》,被王文娟老师扮演的林黛玉深深打动,原来越剧可以这样美!”当时,单仰萍就暗暗下了决心,此生誓结越剧缘。“后来,老师把我从桐庐调到上海,培养我担任剧团主演,打心底里感激老师。”单仰萍字字句句叩谢师恩。

  “唱戏先要做人”,王文娟说,“只有保持谦逊、虚心的态度,不随俗沉浮,在艺术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好演员。”

  她是一弯冷月照诗魂的林黛玉,她也是风流相国才女身的孟丽君,她还是一代女皇绝古今的武则天。她的越剧生涯,见证了越剧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她给国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在舞台上,王文娟到底唱了多少场《红楼梦》,恐怕连她自己都说不清了。如今,看着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学生纷纷成名成角,王文娟总是倍感欣慰。而今,王派传人,将林黛玉的形象薪火相传,王文娟的舞台艺术,也成为高山仰止的精品。虽然她已经九十高龄,而她心中的那个林黛玉,却依然鲜活灵动。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浙江: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垃圾分类怎么做?代表委员"支招"
“强起来”新征程的浙江担当
两会特稿|"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