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剧种理论建设的重要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袁雪芬就已经意识到了,并在剧院成立了研究室。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更是集中一批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编、导、演、音、美艺术家,其中包括吴琛、徐进、苏石风、顾振遐和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等,开始对剧种各个艺术门类进行总结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袁雪芬深知他们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理论研究上却非己所长,只凭借越剧人自己总结研究是担不起这一历史责任的。于是,她在1988年又成立了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把社会上的专家教师请进来帮助我们总结研究越剧。在她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真诚邀请下,初步形成了一支由专家教授、研究员和编、导、演、音、美等艺术家组成的越剧理论队伍。之后,在上海市委领导的关心和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至此,在研究经费方面有了一定保证。
越剧在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理论建设。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出版了四册共200万字的《上海越剧演出广告(1917-1949)》,书中记载着越剧进入上海32年的演出情况。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越剧在这段时期内每天的演出剧目、演员阵容和演出场所,是这段越剧历史的真实写照。还有正在进行编撰的《越剧名家唱腔精选系列》(全套唱腔约18册,现已出版了9册〕、《越剧人物造型》(图文并重)和《图说越剧发展》。这些资料汇编和整理,是理论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工作,我们所做的还只是基础方面的工作,属于初级阶段,真正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