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乡,一踏着嵊州的地界,郑海芽就会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他吸入肺部的不仅仅是一口新鲜的空气,更是魂牵梦萦故乡的味道。
3月26日,郑海芽到达嵊州时,天色已暗下来了,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车,身体也感到了疲倦,但他依然情绪激动,特别想去大街走走,特别想去艺校看看。“这是一座被越剧浸润的城市,无论走在哪里,我都能感受到越剧的气息,母亲的气息。”
郑海芽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的长子,和两位弟弟一样,之前根本没有想过要“子承母业”跟母亲学唱越剧,只是耳濡目染,才对越剧事业有了一点笼统的了解。郑海芽正式关注越剧,始于2006年。那年,他陪同84岁的母亲回老家参加越剧百年华诞,亲眼目睹了越剧故乡人对越剧的热爱,越剧故乡人对老母亲的尊敬,他才被深深地震撼了。那个叫桂山的小村,那条叫剡溪的河流,还有东王村,施家岙村……那一刻,他不仅体味了家乡的温暖,还被一种叫做乡愁的情绪所笼罩。是的,乡愁是薄的,软的,透明的。
2011年2月19日,89岁的袁雪芬逝世。“母亲不在了,但越剧在。在各种越剧表演中,还能看到母亲的影子。”自此,郑海芽越发关注越剧关心越剧。4月23日下午,郑海芽兄弟仨特地回了一趟故乡,将袁雪芬生前留下的“白玉兰”纪念奖杯、手稿等珍贵文物无偿捐赠给了越剧博物馆。希望在博物馆里陈列,以教育越剧后人。
这两年,郑海芽每年都会回嵊州一两次,有时带越剧名家过来,有时带越剧戏迷过来。2014年,他和袁雪芬弟子方亚芬带了四五位上海越剧院的青年演员过来做讲演,一场在越剧博物馆,一场在越剧艺校。这两场讲演,又有讲又有唱又有演,让越剧爱好者受益匪浅。去年,郑海芽又回了两次。“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回来。”
“其实,只要跟越剧有关的事情,我都会想方设法去参与。”郑海芽说,浙江在培育大学生戏迷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一次吴凤花和方亚芬在温岭那边演戏,剧院都挤满了观众,而大学生观众占了很大份额,这是一件特别让人开心的事。今年年初,越剧艺校开设了越剧微课堂,为五湖四海的越剧戏迷传授越剧教唱,郑海芽得知情况后,也马上报名参加了。“越剧艺校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推进传承发展越剧,真是太好了。只有让更多的人来喜欢越剧,越剧才能更好地发展。”
这次越剧举行110周年庆典活动,市越剧团排演了越剧现代戏《袁雪芬》。坐在台下,看着母亲小时候学戏的经历、母亲关于越剧改革的历程,看着台上的演员一丝不苟地演绎,郑海芽特别欣慰也特别激动。“母亲把一生许配给了越剧,越剧让母亲永远鲜活在观众心目中。“因此,他对越剧,对越剧故乡更是怀了别样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