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户人家,7000多常住人口,5位清洁工,3位垃圾清运工,也就是说每位清洁工要负责清扫1500人丢下的垃圾,3位清运工作清运2500人丢下的垃圾。想想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一个难题。但剡湖街道里坂村妇女主任尹玉渊却硬是迎难而上,带领8位清洁工共同摘掉了里坂村“脏乱差”的帽子,让村庄尽可能保持清洁干净。
端掉一个个垃圾场
用扫帚扫,用火钳钳,用锄头钩……昨日下午,尹玉渊和几位清洁工又清理了一个卫生死角。
这是一处房屋倒塌的老屋基,位于里坂村中央,被四周的民房团团围住。因为贪图方便,租住在民房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就随手把垃圾扔在这里。
“清洁工隔三差五就来清扫,但清扫过后,垃圾还是会多起来。”里坂村子大,人口多,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多,垃圾房又建得少,所以一些倒塌的老屋基往往被当成垃圾场。这些老屋基在尹玉渊眼里就是一个个垃圾房,总是清理了又堆起来,得时时刻刻提防着。
尹玉渊担任村妇女主任、管理里坂村的环境卫生是第三个年头了。在她接手之前,村里的“癌症”垃圾房更多,最有名的是环城路那边的3处露天垃圾场,简直叫人束手无策:塑料袋漫天飞,果皮烂菜堆成小山,天一热就有一股恶臭。
“这3处露天垃圾场不端掉,里坂村的环境卫生根本不可能搞上去。”2014年7月,尹玉渊开始着手整顿这3个地方。村口牌坊那边的垃圾场,专门请了一位人员负责,看见有人来倒垃圾就上前劝说,看见地上的垃圾就及时清理。一个月以后,这个垃圾场顺利端掉了。另外两处则在清理过后,用水泥砖围了起来,并对地面进行硬化,从此垃圾不再随风乱飞。
对于村中央那些老屋基垃圾场,除每天让清洁工清洁外,尹玉渊还采用“盯死它”的办法,看见有人倒垃圾就前去阻止。为端掉一个个“癌症”垃圾场,尹玉渊什么法子都使上了。好在一段时间下来,村庄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
建立微信群
尹玉渊是土生土长的里坂人,在这个村庄生活了50个年头。在她的印象中,楼房齐整,道路宽敞,里坂村是让村民自豪、让邻村人羡慕的好村庄。可是,这几年,别的村庄都干净整洁容光焕发,里坂却被扣上了“脏乱差”的帽子,这让尹玉渊特别难受。
里坂村企业多,人口多,垃圾也多。对于村里的5位清洁工和3位垃圾清运工,尹玉渊一直心存感激。“他们4点左右就要起来清扫各人的责任区了,原则上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但只要看见垃圾,随时要来清扫。3位清运工工作量更加大,每次面对小山一样的垃圾,清运后,还把垃圾房扫得干干净净的。”尹玉渊说,她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哪位清洁工有事情要请假,简直没办法找到替代人员,因为其它村庄的工作量都没有这么大。
村庄的卫生要靠清洁人员,同时也要靠大家的一起努力。里坂村有37个操作小组,前段时间,尹玉渊建了一个微信群,把37个小组长都拉在群里,村里有什么事,微信群说一下就行了。
“37个操作小组,每个组长有责任区,每个组长都管好自己的责任区,事情就好办了。”尹玉渊说,特别是村庄的环境卫生,一定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搞上去。接下来,里坂村将新建5个垃圾房,新建、改造6只公厕。硬件设施跟上去了,参与的人多起来,相信里坂村的村容村貌一定会有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