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马寅初被公认为我国最杰出和优秀的经济学家,被称为“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其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学贯中西,而且紧密结合现实,针砭时弊,标新立异,建树很多。但是,我们对马寅初的认识,大多来自于他提出的“新人口论”,这是他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提出来的,并且,他对国家经济规划提出过许多建设性的方案。
马寅初早年留学美国,刻苦学习,后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回国。他在高校传道授业的同时,也被请到当时政府部门工作,先后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用通俗易懂的话说,这相当于国民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但是,马寅初与国民党政府并非同路人,保持着爱国民主精神和独立思考的马寅初并没有沦为国民党政府的官僚,他与国民党政府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坚持自己的理论和主张,大胆批评政府的失策与不足,这使马寅初与国民党政府始终处于合作不愉快的状态,这种状态和双方的矛盾在1940年激化。
马寅初在1959年12月《重申我的请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我也作过文章批评过马克思。但在那年我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我自己的阶级,否定了过去的我。所以对1939年以前的老文章,我不负责任了,我自己也不引用了,正如马克思否定了自己的阶级一样。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挑拨离间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认识和研究马寅初,要以1939年作为马寅初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转变的分水岭,马寅初在1939年与共产党接触后眼光下移,开始关怀基层群众。以后,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精心学术,一心为民。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虽只有短短一万多字,但对其之研究却几乎占了马寅初研究的一半。马寅初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心忧天下,关注民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国情,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的新人口论,以及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的理论。他以主人翁的态度,怀着赤诚之心,进言献策,针砭时弊,却受到了很不公正的批评。马寅初面对逆境,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视学术观点重于个人生命,为我国学术争鸣创一代新风,为后来学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回顾历史,“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毛泽东与马寅初之间本来是工作方法和学术问题的讨论,由于康生等人的插手,却变成了政治问题。在对马寅初旷日持久的批判中,康生、陈伯达特别是康生起了很坏作用。
1958年5月4日,陈伯达在北大60周年校庆会上点名批评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之后,批评文章纷至沓来,见报频率加快,调门也不断提高。除了《光明日报》以外,其他报刊也参加了批判马寅初的大合唱。特别显眼的是1958年6月6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我国人口与就业问题》的署名文章,把马寅初的人口观点和“右派分子的话”挂上了钩。
马寅初看了各方面的批判文章,始终不服,抱着自信向批判者解释自己的观点。从1958年8月开始,马寅初外出视察五个月,归来后根据“视察所得的资料和感想”,写了《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他坚定地说:“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马寅初事件”已经有结论。但近年来,特别是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实,马寅初一直以来没提出过“独生子女好”,并且他不赞成堕胎,他提倡孕前规划管理,提倡宣传教育为主。
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地进一步厘清这个公案,不仅直接关系坚持中央对马寅初平反的决定,公正地对待历史人物,更涉及国家的人口发展战略、党的工作指导方针等方面的问题。
1981年10月,亚洲议员人口和发展会议以全体代表名义向马寅初颁赠英文表彰信。《新人口论》还被选入世界《绿色经典文库》。
1982年5月10日下午5时,马寅初以101岁高龄挥别人间,向他认定的“本家”马克思报到。陈云对马寅初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坚持真理,严谨治学。”宋庆龄赞扬马老:“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作者系浙江省哲学、人口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