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治水办获悉,为有效提升河道水质,今年起,我市在开展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的基础上,统筹设立水质考核奖补专项资金。
据介绍,治水办每个月都会对乡镇交接断面的水质进行考核,到年终根据考核综合得分情况,统一分配考核资金,“以经济手段直接反映治水成效,奖优罚劣,倒逼各乡镇(街道)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水质。”
据了解,设立水质考核奖补专项资金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一项创新之举。水质考核奖补专项资金共1600万元,由市财政局统一保管,其中乡镇(街道)筹集1000万元(经济开发区110万元,其余三个街道各100万元,五大集镇各70万元,中等镇各30万元,山区乡各10万元),市财政配套奖补资金600万元。
这笔资金如何分配?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乡镇、街道为单元进行考核,其中月考核计分方法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分别给予5分、4分、3分、0分;年终考核根据12个月水质浓度的平均值进行考核,考核计分方法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分别给予40分、30分、20分、0分。年度考核总分由月度考核得分与年终考核得分相加,总分为100分。奖补资金的分配与考核总得分高低挂钩,一般来说,乡镇(街道)出资金额的1.6倍乘以总得分(百分数)是可以返还给乡镇(街道)的,如某乡镇出资金额为30万元,年度考核总分为85分,那么这个乡镇可以分配到的奖补资金为40.8万元(30×1.6×85%)。第一次分配后结余的资金,还将对考核“良好”以上的乡镇(街道)进行二次奖励。
水质的好坏,由谁来监测?为确保公平公正,交界断面水质监测评价采用月监测评价与年度监测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主要考核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项指标,由市环保局负责对考核断面水质状况实施监测管理和监测质量控制。据介绍,市环保局每月对39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进行监测,再按考核时段平均值同比变化进行计算,以三项指标中最差的计算结果作为该考核断面考核时段的评价结果。
水质考核专项资金的推出,让每个乡镇(街道)都能担当起责任,持之以恒推动我市治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