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纪事
2012年-2016年,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总体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两项指标持续下降。
2012年-2016年,命案和五类案件全部告破,全市刑事发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2年,投资4246.18万元的中心消防站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2013年~2015年,全市已建乡镇消防队18支,增配备消防车10辆,实现了城乡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优势互补。
2014年,市人民法院被省高院记集体二等功;2012、2015年,市人民法院两次被省高院评为“综合治理执行难先进法院”。
2016年3月,我市获得2015年度“平安市”称号,成功实现省平安县(市、区)“七连冠”总目标;2011年和2014年,两次捧得平安“铜鼎”。
2016年12月,我市被授予“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荣誉称号。
教室里,孩子们书声琅琅,稚嫩的声音飘荡在校园上空;
酒店内,一场婚礼在举行,新人笑靥如花,脸庞幸福感满满;
公园里,老人在悠闲地散步赏景,小孩在欢快地奔跑撒欢;
这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总让人想起“岁月静好”四个字。但请相信,所有的岁月静好,背后总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全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嵊州”建设,强化治安防控,强化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基础,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政治稳定,让群众尽享平安之福。
平安建设不松懈
今年4月,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群众举报,称一个叫“湖南创盈”的公司在搞非法集资。为避免更多的市民上当受骗,警方立即介入调查。5月19日,查实情况后,民警兵分两路,抓获全部犯罪嫌疑人12名,并扣押豪车数辆。目前案子已进入起诉阶段。
这样的事例其实还有很多。五年来,我市公安系统积极推行“囤警街面、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动中备勤、巡处合一、快速反应”的110接处警勤务机制,完善指挥中心指挥长24小时值班制和“点对点、扁平化”指挥调度机制,重点建设网格巡逻队、武装处突队、防暴队、岗亭队四支专业队伍,构建“1分钟处置圈,6分钟控制圈,10分钟包围圈”,有效保障了社会稳定安全。同时,我市坚持科技强警战略,强势推进“天网”工程建设,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覆盖面。2013年至2016年,共建成3200个视频监控,12月底, 2000多个新的视频监控又将投入使用。到目前,市区道路、小区出入口及敏感场所等,都已布下“天网”。此外,乡镇街道行政村的“天网”工程也在逐步实施,到明年,全市各行政村的“天眼”将全部布施完毕。可以预见,犯罪行为将无处遁迹。
公安机关快侦快破,严打犯罪行为,而市人民法院则通过履行审判职责,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012年起,市人民法院围绕执法办案,依法审理好案件,至2016年10月,共受理各类案件54456件,办结52921件;2015年5月1日起,严格实行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确保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立案登记率在95%以上;强化“执法办案、审执管理、司法公开、司法改革、队伍管理”五大重点,为全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奋斗在平安建设一线的,除政法系统外,还有市场监管、安全监管的工作人员。在过去的五年,市场监管局秉持“平安食药、放心市场、人文工商”的理念,立足职能,坚守食品药品安全底线,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民生发展,主动担当履职,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几年来,全市没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系统内形势总体平稳。在过去的五年,我市安全生产形势也保持总体平稳,实现安全生产两项指标第十四年“零增长”。
今年,我市顺利完成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的安保工作。我市还全力推进“法治环境大提升”行动,实现问题销号、整改、完结三个100%。至目前,我市在绍兴市优化环境“八大行动”半年度考核和每月进展排名中,均位列各县(市、区)第一。
社会治理不停步
12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发布仪式暨第二届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经验交流会上,我市因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荣誉称号。
自201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在黄泽镇启动了乡镇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优化职能配置、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工作机制等方式,建立健全“综合治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四大工作平台,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模式改革的新路子。目前,除黄泽镇外,甘霖镇已下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崇仁镇也已逐步启动。
我市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做法,不仅得到了中央肯定,也受到市民欢迎。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一项是将全镇日常服务职能都充实到窗口,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而以前群众办事,需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只要带齐资料到便民服务中心,大多数都能实现即办即成,便捷度大增。
为使基层管理更加精细,我市积极开展信息采集“以奖代补”省级试点工作。以“两网融合”为重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将全市各部门网格与综治网格融合对接,共建1429个网格;新增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电脑终端577个,配备平安通手机终端1700只;以社会治理信息采集“以奖代补”省级试点为契机,将治保调解员、网格管理员、信息采集员“三员合一”,专门负责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矛盾纠纷调解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工作。因成效显著,我市的经验做法在省市会议上作了交流。
与此同时,我市以成立乡贤参事会、修订村规民约为重点,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和村级自治,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目前,全市已成立村(社区)乡贤参事会479个,募集各类资金1706.45万元;按照民主性、实效性、合法性要求,479个村(社区)都重新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并采用宣传牌、电话本、文化墙、承诺书等形式进行宣传公告。21个乡镇(街道)完成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育村(社区)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示范村105个,成功创建“枫桥式”乡镇(街道)10个。
近年来,我市围绕实现“平安县市”总目标,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平安嵊州、法治嵊州建设,全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推进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面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工作措施,全市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各类安全风险总体可控,社会治理有序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已连续7年成功创建省“平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