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三界镇社会和谐促进室,吴友苗与吴祖德两位调解员正为一桩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后,当事人想付给报酬,却被两位调解员婉言谢绝。“调解室成立以来,每天都有人慕名前来,多的时候有10多人。”调解室主任吴友苗说。
从老“上访户”到调解员
三界镇社会和谐促进室成立于2015年9月,位于青春路边。对调解室的成立,69岁的创始人吴友苗记忆犹新。前年上半年,他看到一些简单的民间纠纷,动不动就上了法庭,特别是一些家庭矛盾纠纷,一旦打起官司来,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还可能加剧矛盾。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协商呢?吴友苗由此萌生了成立一个免费民间调解组织的想法,自己也能老有所为,做点善事。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三界镇党委、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三界司法所也较为重视,经常给予业务指导。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共调解民间纠纷60多件,提供法律咨询800多人次。”吴友苗说。
吴友苗是南街村人,说起来,他还曾是一位老“上访户”。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一直在一家企业工作,后来随着体制改革,他与许多职工一样下岗了。因觉得政策补助不尽如人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他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上访。近几年,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补助政策已作了适当调整,吴友苗这才停止了上访的脚步。在10多年的上访过程中,他认识到,任何事情都得顾大局、识大体,更应换位思考、理性认识。意识到这点,吴友苗觉得,有生之年要力所能及为社会做些有益之事。
就这样,从一个老“上访户”到成为一名调解员,吴友苗确立了自己的调解原则,那就是要讲法律、明道理,否则就是无理取闹。在组织调解队伍时,吴友苗请来了原在三界法律服务所工作20多年的吴祖德以及其他一些退休教师、老干部,作为调解室的工作人员及顾问。调解中遇到法律难题,他们也会及时向三界法庭或三界司法所咨询。
替老人解决住房难题
那年,调解室成立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位客人。一位手拄拐杖的九旬老人,老泪纵横地向调解员诉说自己有子女却没房住。
原来,老人姓黄,膝下有三个儿子,平时自己一直住在小儿子楼房边的一间小屋里。可三个月前,小儿子在异地建房后,却把自己的老房连同老父居住的小屋一并卖了。当时,小儿子说,今后老父可以与他们一起居住生活。
可没过多久,老人与小媳妇为家庭琐事发生了矛盾,从此一见面就争吵不停。面对这样的境况,老人要求小儿子为其另找房子,宁可单独居住。老人的另外两个子女则认为,小弟卖掉老父的住屋,应该由他负责解决老人的住房问题,与他们无关。面对这一家庭纠纷,吴友苗与吴祖德等多次下村与老人子女谈话做工作,还积极与当地村干部联系,商讨解决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老人的住房得到妥善安排。事后,年过七旬的吴祖德感慨地说:“每调解成功一桩案子,就有一种成就感。”
为孩子户籍四处奔波
前不久,调解室收到了由嶀浦村党支部、村委会送来的一面锦旗,上书“为民服务”四个大字,村干部还连声向吴友苗、吴祖德等调解人员道谢。
原来,2016年初,调解室受理了一件协助该村王某的养女落实户籍的事宜。2004年初,王某与一名户籍不明的外省女子同居,同居前,这个女子已怀孕,当年8月便生育一女。组建了一个小家庭,王某无比激动。可好景不长,2008年7月,这个外省女子因家庭琐事,抛下年幼的女儿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10多年来,女儿一直与养父王某相依为命,但户籍关系却一直未能落实,为上学等现实问题带来了很多麻烦。
吴友苗与吴祖德等调解人员了解详细情况后,开始四处奔波,找民政局、跑医院,多次配合当地派出所调查取证并核实相关证据。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王某养女的户籍终于得以落实。
也正因为调解员们在化解民间纠纷、为民排忧解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且不拿报酬、不计得失,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三界老娘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