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银”争“金”全年红
2月4日(正月初八)上午,位于经济开发区(浦口街道)的嵊州盛泰色织科技有限公司样板展示厅内,已是人来人往。工作人员忙着整理摆放新一季的面料,准备迎接开年后第一批客人的到来。
公司总经理高敏说,首批客人来自日本,鉴于日本客商对面料的功能性和科技含量的要求非常高,公司将会展示一款最新研发的蓄热面料。“特别针对秋冬季节开发,产品穿着后能使使用者的体表温度上升2—3摄氏度。”高敏说,这是盛泰送给客户的新春大礼。
就在正月初七举行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盛泰色织董事长徐磊第四次蝉联经济发展功臣称号,捧得“银牛”。保“银”争“金”,徐磊给公司新一年的发展定下了这样的目标。他说:“2016年盛泰色织纳税超过8000万元,2017年我们要努力突破一亿元,实现全年红。”
早在正月初四,当很多人还沉浸在春节喜庆的气氛中时,盛泰色织已悄然复工,吹响了冲刺“全年红”的集结号。如今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几百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呈现一片繁忙生产景象,促发展、促增长氛围浓厚,更体现了企业“早”字当头、“紧”字入手,奋力夺取全年目标的强大自信。
织造车间女工许军飞进入盛泰色织已经有九个年头,见证了企业大手笔“机器换人”的她,比任何时候都相信公司在新的一年里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她说,当年自己刚进厂的时候,一个人看一台机器都忙不过来,如今公司从德国引进了一批全自动松纱机,“我一个人看三台机器轻轻松松,一点儿都不累。”
2016年,盛泰色织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技术改造,不仅为工人“减负”,还提高了装备的制造能力,成功推动了转型升级。如从德国引进的Thies染化料自动加料系统,实现了ERP系统与染台中控系统相连,可以做到染化料的自动称量和输送;由意大利引进的Dettin自动装纱及卸纱系统,可以做到自动装纱脱水、烘干;自主开发的RFID射频识别系统,可以做到产品源头追溯,进而提高准确率。当把这些技术叠加之后,最终提高的,则是盛泰色织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更大手笔的是,盛泰色织将继续坚持这样的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公司副总经理丁开政说,盛泰色织计划在三到五年内,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改造升级,努力使企业在智能化、环保等各方面都做到行业领头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