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当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因提出“新人口论”而遭受批判、走麦城之时,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同志频频向马寅初伸出了援手……
今年是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先生诞生135周年,著名的《新人口论》发表60周年。马寅初是我国第一位出国专门研究经济学的学者,从专门研究经济学来说,马寅初又是中国最早的学者。马寅初还是一位火热的爱国主义者。
最近,笔者读了《陈云与中央纪委》编写组撰写的史料文章,深深地感到是陈云为马寅初冤案平反出了大力,没有他的出力,马寅初的冤案肯定未能在他生前获得平反。
最早主张节制生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陈云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时,马寅初应邀担任中财委副主任。马寅初是最早主张我国要节制生育的有识之士。1955年马寅初发表《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陈云读后感到很有见地,他对马寅初先生说,我完全同意你在文章中的观点,人口对国家经济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当然,你的意见可能不会一下子被所有人接受,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阻力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事先把困难设想得多些有好处。你的人口理论为国家和民族立了功,我衷心祝贺它成功。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找我,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尽力帮助。
《新人口论》遭到围攻
事情的发展不幸被陈云言中。
1957年,马寅初就控制人口问题在全国人大代表会上发言,之后发表了《新人口论》的文章,结果遭到康生组织北大师生围攻、批斗,他们诬蔑马老的观点是“新马尔萨斯人口论”。毛泽东主席也点名批评马寅初。一时间,马寅初陷入困境,但陈云同志不同意当时批判的观点,就在马老被批判、走麦城的时候,还委托陈毅同志去看望他。
78岁的马寅初“辞官归第”,闲居北京东总布胡同32号。以前马寅初在任时,家中电话不断,高朋满座。而今门可罗雀,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哪还有登门的人呢?
副总理的关心支持
1960年3月31日,正当马寅初独坐在空阔孤寂的客厅里无所事事时,陈毅副总理来访。马寅初握着陈老总的手说:“真没想到,这个时候你能来看我。”
陈毅说:“我是受陈云同志之托,代表他前来看望你。他由于身体不好,不能亲自到府上拜见,他知道我和你是老朋友,所以特地嘱咐我,一定要来向你表示慰问。”
“我和陈云同志都认为,你的人口理论是正确的,你提出的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主张和办法也是有远见卓识的。”
马寅初听了陈老总一番话,热泪盈眶,真感到这两位副总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说:“谢谢,谢谢你和陈云同志理解和支持。”
陈毅详细了解了马寅初最近的生活和困难,最后意味深长地说:“古往今来的历史早已证明,天王老子也会犯错误!马老,你受委屈了,希望你能挺得住,多多保重身体!”
陈老总的一番话,像一股暖流,使马寅初的精神得到极大的安慰,顿感神清气爽。
事情到了1979年,马寅初在病床上得知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非常高兴,嘱家人代笔给陈云写了封贺信。陈云收信后,当即给马寅初复信说,请他相信,历史上遗留的冤假错案终究会得到平反昭雪的;并请他注意健康,保重身体。
批示落实平反政策
1979年6月21日,新华社一篇《马寅初的家属希望尽快为马落实政策》的“绝密”级内参,送到了陈云的案头。
那天,陈云刚到办公室,拿起待审要件最上面的一份材料,一看是请求为马寅初落实政策的调查报告。陈云仔细阅读了报告全文,认为反映的情况属实,马寅初家属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便立即批示:“耀邦同志:马寅初的问题应该平反,如何请酌。”为了加速进行,陈云写下批示后,又请秘书把这份报告送到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的中共中央秘书长胡耀邦那里,并让秘书转告耀邦,希望能尽快解决。
胡耀邦素以办事迅捷著称。他说,马老现在98岁,耽误人家20年,不能再拖延了。胡耀邦就在陈云批示之后,又批示:任穷同志:请即同统战部商量,我赞成恢复他的名誉。
在陈云和胡耀邦的力促下,中央各部开始以最快的速度为马寅初落实政策。中央组织部立即召开中央纪委、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大学党委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落实对马寅初平反问题联席会议。在这次联席会议上,经过慎重研究,最后确定,马寅初平反问题由几个单位分头进行:对马寅初的历史评价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提供材料;北京大学党委为马寅初做平反决定,报中共北京市委转报中共中央审批。
经过一个月的复查工作,中央批准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为马寅初先生平反的报告》和《关于为马寅初先生平反的决定》。中央统战部建议由马寅初的原选区浙江省补选他为全国人大代表,待召开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时,再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同时建议先任命马寅初为北大名誉校长。这些建议,迅速得到中央领导的批准和落实。1979年9月5日,教育部党组经中央批准任命马寅初为北大名誉校长。
北大党委在马寅初平反的《决定》中,充分肯定了马寅初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出色表现和重要贡献。同时指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的观点是正确的,许多主张也是可行的。他认为国民经济要综合平衡,各部门应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也是正确的,强加于马寅初先生的‘借学术研究为名,向党和社会主义进攻’‘一贯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服务’‘一贯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等污蔑不实之词,应一律予以推倒。党委决定为马寅初先生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马老过百岁生日后,健康恶化,陈云十分关心,特派人到医院表示慰问。马老心存感激,想起他与陈云一起共事的情景,心中涌起一阵快慰,又想到陈云对他的《新人口论》始终抱支持态度,多方面为他做解释工作,尽量保护他,更永生难忘。三月份,马老口述,让家人代笔给陈云写了一生中最后一封信。信中追述了他们之间三十余年的交往,由衷表示自己为有陈云这样一位老朋友而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