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贵门乡流岭村党支部书记顾林德来到清溪江巡河。他发现清溪江东阳市三单乡楼基村段江道边树枝上挂有少量垃圾,立即拍照取证,并在“跨界河长”微信群中告知楼基村主任曹明亮,让他派人清理。他说:“现在我作为清溪江流岭段的村级河长,每星期巡河两次,除了嵊州境内,还要深入东阳境内一公里左右。”
清溪江是一条跨界河流,起自东阳市搭钩岭,流经东阳市三单乡和我市的贵门乡,流入丰潭水库再到南山水库。南山水库是我市的饮用水源,清溪江的水质一直备受我市各界的关注,多年前就为上游三单乡的青石板加工污染下游丰潭水库水质问题引起过争执。全省开展“五水共治”后,贵门乡和三单乡互相合作,确立了跨界联合治水模式,两乡党委、政府每月互访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就清溪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
虽然联合治水取得了成效,但由于每月互相走动一次,无法及时解决河道中的动态污染问题。贵门乡流岭村和三单乡楼基村的山林和田地互相穿插,具体界址难以分清,两地交界的清溪江成了三不管地带,一些垃圾也无法得到及时清理,最终受害的还是下游。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两地联席会议上,经贵门乡提议并经双方确认,在清溪江设立“跨界河长”,由两乡主要领导担任乡级跨界河长,两个村负责人担任村级跨界河长,进一步深化跨界联合治水模式。
在嵊州与东阳交界的清溪江建设桥边设立着一块“跨界河长”公示牌,上面写着两地的跨界河长姓名、职务以及联系方式,方便群众联系与监督。贵门乡党委副书记马赛春告诉记者,以这座建设桥为界,贵门的河长可以往上游巡河1公里,发现问题由三单乡负责解决,三单的河长向下游巡河1公里,发现问题由贵门乡解决。目前,两乡的河长每个月一起巡河至少一次,各自巡河一星期至少2次,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对方。
与此同时,贵门乡还完善了河道保洁制度,将河道保洁情况与保洁员的报酬挂钩,及时根据跨界河长发现的情况,对保洁员实施奖惩。
今年4月初,贵门乡和三单乡还设立了一个“跨界河长”的微信群,乡村两级河长以及两乡主要领导加入了该群,及时上传巡河情况,汇总问题清单,及时共享信息。清溪江有什么情况可以在微信群及时反映,也能得到及时整治,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跨界河长’是联合治水模式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贵门乡党委书记钱凯丰说,“跨界河长”不仅要管住自己辖区内的河水,还得深入一公里管好别人的河水,彻底消除了盲区和死角,真正实现了河道管理的无缝覆盖,达到长效治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