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长期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人的认知、分析等能力减退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
智能手机让人变得又懒又笨
早在2015年就见诸报端,当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以660人为调查对象,分析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并研究他们的大脑功能、认知能力、语言和数字能力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智能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的人群,其认知和分析能力要低于“不怎么玩手机”的人。研究人员戈登·彭尼库克解释道,一些人可能原本知道某个信息,只需“动动脑子”就能想到答案,结果却宁愿活动手指、而非大脑,轻易掏出智能手机上网搜索到任何信息,以至于大脑功能日益退化。
智能手机令人“越来越懒、越变越笨”,这一趋势今后还将进一步恶化。
手机关机照样降低认知能力
当时研究者给出的结论近期又得到进一步验证。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的研究人员发现,当智能手机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哪怕处于关机状态,也会影响到大脑的认知能力。
为了测试这一影响的程度,研究人员对近800名智能手机用户做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电脑前面完成一系列的测试,来反映他们的认知能力。开始前,参与者被分成了几组,研究人员让第一组将智能手机朝下放在书桌上,第二组放入他们的口袋或书包内,第三组则需要把手机放在在另一个房间,并且所有的参与者都需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机。
最终结果显示,将手机放到另外一个房间的参与者会比其他两个组的结果都要好,尤其是明显高于把手机放到桌子上的那一组。研究人员还发现,不管是手机是否处于开机状态,人的思绪就会不断被吸引,不仅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对脑力有消极的影响。
看到这里就会有人问了,“我又没有接打电话,为什么会影响我的工作效率呢?”研究人员也给出了回应,参与人员不是因为有电话或者手机通知而分心,只要将智能手机放在视线之内,就会降低一个人的专注度和执行力,因为他们的大脑要用一部分的空间来“控制”自己努力不接听或者不使用手机。
这也就不难说明,有时候我们不由自主的看手机,原来是因为大脑自身在不断进行抑制,提醒自己不要看手机。
因此,只要手机在身边就会降低人们的认知能力。
儿童长久用手机会降低察言观色能力
更可怕的是,美国加州大学相关研究发现,儿童如果长时间使用手机,则会导致他们不懂得判别他人情绪及表情,但只要减少使用时间,察言观色能力即可提高。研究员指出,电子装置并不能让儿童产生面对面交流的感觉。
专项研究发生在2014年,当时,美国加州大学儿童数码媒体中心研究人员将105名11至12岁学童分为两组,其中51人一组入住“电子隔离营”,远离电视、手机或其他有电子屏幕的装置,另一组54人正常生活。
5天后,研究员向他们展示48幅不同表情的人像,要求他们判断相中人情绪,结果隔离营的一群得分较高,亦较入营前更能准确地形容出不同情绪。
心理学教授格林菲尔德指出,很多人只留意数码媒体对教育的好处,忽略依赖电子装置的代价,包括降低儿童观察他人情绪的灵敏度。研究员乌尤斯指出,电子装置不能教导儿童面对面交流产生的情绪接触,图释更没法取代真人沟通,长远只会令儿童丧失社交技巧。
看到这里,小编吓得赶紧翻开了手机!
看来,如果按照《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的逻辑,在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人们已经从“电视人”向“手机人”转变。
放下手机,还是继续拿起打“王者荣耀”,你自己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