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传承才能走好根艺路”
他叫郑紫东,今年30岁,学根雕已经有四年了。他的父亲便是“根雕怪才”郑兴国。虽然他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亲做根雕,但是真正说起他学根雕,一开始是拒绝的。如今,经过四年时间的打磨,他对根雕有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从抵触到接受
少年初长成,郑紫东对子承父业从事根雕行业并不感兴趣,他只是希望趁年轻能够到外面闯荡一番。不想一波三折,又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家乡。“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想,不想被现实给束缚。”郑紫东告诉记者,在外一事无成回来后,每天都呆在父亲的工作室里,看着周围的根雕作品,又看着跟着父亲学习的师兄弟们,他陷入了沉思。
2013年的一天,郑紫东突然跟父亲说:“爸,我想学根雕。”当时父亲也是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质疑地问了一句:“确定?”“确定!”“好,明天跟我去买刻刀。”
就这样,郑紫东开始了他的根雕生涯。学做根雕初期,他的手被锯和剪子弄破,是经常的事情,开始雕出的作品也是四不像,那就反复练习,反复琢磨,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甚至几十次,直到成功为止。“刚开始学时,刀和凿根本不听话,你修眉毛时,只需用刀轻轻勾勒一下就行,但因为不知如何掌控,用力稍猛,眉毛就坏掉了,整个作品的协调性就破坏了。”郑紫东说,刀工是构思创意的基础,如果刀工都不够水准,那么所谓的作品艺术性就是空中楼阁,缺乏支撑。初始的日子,他天天找烂木头和下脚料练刀功,雕人物,雕花鸟,直到后来,他完全能够游刃有余地使用它们,驾驭它们,指使它们。
根雕和浅浮雕的区别在于,根雕对材质要求较高,对创作者的技艺也更有挑战性。但刀功还是基本功,很快,郑紫东喜欢上了根雕。“板雕比较呆板,今天雕这个东西,明天还是雕这个东西,没有变化,没有新意;根雕就不同了,它既考验雕者的刀下功夫、美术基础,还考验雕者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我父亲教导我,根雕是创作,要从生活中发现美,体味美,然后在作品中呈现美,反映美。”郑紫东说。
用心走传承之路
郑紫东从学根雕起到现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慢慢小有名气,他的作品《笑佛》《飞天》《盼》等也参加过不少比赛,获得了不少奖项,对他而言,金钱和名利只是占据了根雕生涯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如今的郑紫东已三十而立,自己也不再像曾经桀骜不驯的样子,根雕让他学会了如何静下心来去做好一件事,在同龄人看来,郑紫东多了一份沉稳,多了一份干练。“父亲一直是我的榜样,对我来说,现在我只是初学者,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我会用心去传承这门手艺,让根雕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