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从嵊县工艺美术竹编厂移址到艺术村起 他们已在这里度过了55个年头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文/裘冬梅 2018年04月13日09:52:01 

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竹编老艺人还能编多久?他们回答——“编到再也拿不动一根篾丝为止”

  仍然是多年来的习惯。早上8点,竹编老师傅袁亚琴、胡六久、沈正兴、厉孝强踩着自行车,先后来到北直街299号(艺术村)。

  从1964年嵊县工艺美术竹编厂移址到艺术村起,他们已在这里度过了55个年头。

  如今,艺术村已整体搬迁至文创园,但他们依然留守这里,对竹编陈列馆国宝级的破损作品进行抢救性修补。

  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竹编老艺人还能编多久?编到再也拿不动一根篾丝为止吧。

袁亚琴

  一

  艺术村已经空荡荡了。一幢幢房子门窗紧闭,静默如深。突然,一只饥饿的野猫从树梢里跳出来,喵的一声又窜到另一棵树上。一跳一跃间,几枚叶子轻轻地飘落下来。

  泡上一搪瓷杯上坞山辉白茶,热气腾腾地喝两口,胡六久他们就开始一天的活计。这天,他们要修补《麻姑献寿》。《麻姑献寿》的脸部细腻生动,长不盈4寸的一张脸,用了整整160多根篾丝,根根细如发丝。篾丝是沈正兴师傅剖起来的。剖篾丝凭手感,编织也凭手感。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无论是沈正兴还是76岁的胡六久,还是眼明耳聪,干活根本不用戴老花镜。

  修补作品比编织一件新品要累得多。补上去的那部分,你要让它跟旧的天衣无缝,严丝密扣;差之毫厘,就成续貂了。在胡六久手中,是不可能闹出续貂这样的笑话的。

  当年,他们创作《麻姑献寿》时,正当盛年。眼睛明,耳朵亮,手指灵巧,脑子活络。现在大家都70多了,像一台老旧的机器,你心里有再多的不服输,现实还是摆在眼面前。他们只能用“心”去修补。年轻那会,编织时用了十分心,这回修补就得用上十二分的心。是把十二分的心凝于指尖,一丝一毫不松懈。一天下来,整个人腰酸背痛,连眼皮也酸胀得一跳一跳的。不过,谁叫他们痴迷在竹编里逃不出来呢。从十几岁接触竹编起,从此就把自己整个儿交给它了。

  这回,竹编老厂长刘长泉和袁亚琴把修补市竹编精品馆的活,整个地揽了下来。他们不修补,整个嵊州,乃至整个中国,再也找不出能修补的师傅了,他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精品变残品变废品。

  不为钱,不为消磨时光,为的是他们几位老艺人还能让破损的竹编精品重新发光;为的是还能为嵊州竹编留下一些精品。

  开始干活了,他们便如老僧入定一般。

  他们不再开口说话,不再捧起茶杯喝茶,甚至连洗手间都仿佛忘了去,直到袁亚琴叫他们站起来去吃中饭,他们这才觉得一上午那么一晃眼就过去了。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嵊州文创(第六期)】袁亚琴:一生一世竹编情
访竹编艺人刘长泉袁亚琴夫妇
>>文化生活
第十七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暨第三届全国越剧戏迷大会开幕式侧记
人到中年必脱发?如何守住岌岌可危的发际线
2018年,裙子要和裤子一起穿才时髦!
如何修炼“全妆肌”?
美国舞大棒,美产汽车受冲击
“美团打车”七天需完成三项整改
《寂静之地》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
上映50周年,这部科幻巨制依旧昭示未来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2018聚焦绍兴市两会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开国将星仅存18颗
中国科学家开创第三类存储技术
水污染防治攻坚路线图密集出炉
专家: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6大机遇
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深刻影响世界
国际要闻
特朗普对俄叙喊话:导弹要来了
叙:美国威胁发动军事打击是鲁...
韩欲对“萨德”基地动土施工
朴槿惠一审24年 检方被告都上诉
日大和市宣布:70多岁不能算老人
俄罗斯悄然“偷师”中国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