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国茶叶之乡”之称的绍兴嵊州,也是中国茶道之起源,中国芽茶发祥地。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公元700多年前,唐代著名诗僧皎然为嵊州芽茶题诗颂扬。嵊州在唐朝时称剡县,剡产芽茶闻名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初,“仙家岗芽茶”作为一个著名品牌,被指定为贡茶而名噪一时,且为专供皇帝饮用的御茶,一直延至康熙年间,共续贡358年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作为“仙家岗芽茶”制作工艺嵊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嵊州市石璜镇茶农朱笙元告诉记者,他20多岁就接触茶叶,从贩茶到种茶、制茶再到研发新品种,一直和茶叶为伍。数十年来,他在挖掘和传承嵊州贡茶“仙家岗芽茶”的基础上,执著地在茶叶品种的推陈出新上下工夫,通过杂交混种等方式,开发出了不少新品茶叶。
作为传承人,朱笙元至今一直坚持着手工制作每一叶“仙家岗芽茶”。从每年的3月10号左右开始采摘嫩芽,一直持续到4月底,一片片嫩芽经过朱笙元的双手,从手工杀青、手工选挑、再烘干、打磨、打光、再一次烘,每一道工序都熟稔心间,每一道工序都靠多年的经验、精准的感觉去把控。
手工杀青
“摊芽别看就是把嫩芽摊开,但其实是很重要的环节,摊芽时不能晒,但要通透性好,厚薄均匀,最好用老式的竹匾摊晾。”“烘干是芽茶加工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决定芽茶的香气、色泽、定型。要选择特别的炭,不能有一点烟火气,否则芽茶沾了烟火味,就不地道了。”
“浓、香、鲜”,这是“仙家岗芽茶”的三个特点,茶香醇厚婉转,沁人心脾,可以多次冲泡,仍旧茶香绵绵。
十多年前,朱笙元想把茶叶培育成一种抗肿瘤的保健茶,他到处找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和茶叶杂交。经过多次试验,最后他确定了一种含有角鲨烯的植物和茶叶杂交,可这种植物十分稀少。为找到这种植物,朱笙元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磨破了多少鞋子,最后,他在福建一带的深山老林里找到了这种植物,并把它带回和茶叶杂交。经过两次试种,他终于研发出了一种含有角鲨烯的新茶。朱笙元将其命名为“仙家岗芽茶”(笙元2号和3号)。
“仙家岗芽茶”(笙元2号和3号)除了有角鲨烯成分外,还具有甜香、浓爽等特点,超越了传统茶叶的口味,填补了我国同类茶叶制作上的又一项空白。
谈及对“仙家岗芽茶”的传承与创新,朱笙元说,今后他一方面要扩大角鲨烯茶叶的种植面积,让更多爱茶喝茶者可以品味含有角鲨烯的“仙家岗芽茶”,另一方面,他还将继续研发更好的茶叶品种,在茶道上走得更远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