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盛唐孟浩然是将“剡县”写入唐诗的第一人
剡县置于秦。《大清一统志》:“秦置,属会稽郡,自汉至唐均因之。”宋《元丰九域志》:“剡县在越州东南一百八十里。有天姥山、剡溪。”因地多名山,墨客骚人多来剡县旅游,从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和核心区。
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至代宗永泰元年(765)期间,约五十年。
盛唐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和边塞两大诗歌流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人为代表的是山水田园诗派,他们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其中孟浩然的诗歌冲淡旷远,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高适、李颀、崔颢等人为代表的是边塞诗派,他们的诗风慷慨悲壮,昂扬奋发,洋溢盛唐时代精神。唐代诗坛最璀璨的明星无疑是李白与杜甫组成的“双子星座”,两人的诗歌分别代表了唐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峰。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瑰丽奇特,无愧“诗仙”美誉。杜甫诗歌众体兼备、沉郁顿挫,后人尊为“诗圣”。杜诗抒发了伤时悯乱、忧国忧民之心,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史称其诗为“诗史”。
盛唐时期的13位诗人,留下了27首吟剡诗。山水田园诗派代表孟浩然,最早游览石城,留下了《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成为将“剡县”写入唐诗的第一人。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孟浩然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此诗见《全唐诗》卷一六〇。
作者孟浩然(689-740),唐诗人,本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或孟山人。其诗清淡雅致,长于写景,最擅长五言古诗,其田园诗写得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山水诗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广,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先,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很大。著有《孟浩然集》。《全唐诗》存其诗二卷。
孟浩然是较早到剡中山水游历的盛唐诗人。据专家考证,孟浩然一生曾三游越中,留下“何处青山是越中?”(《渡浙江问舟中人》)的诗句:首次在开元十三年(725)春至十五年五月,始发地为襄阳;第二次为开元十九年(731)秋,此即著名的“自洛之越”;第三次系开元二十三年(735)春,因赴山阴少府崔国辅之约而至。
开元十九年(731),42岁的孟浩然为排遣进士落第的失意苦闷,离开洛阳,漫游江淮、吴越、湘、赣等地,淹留越中两年余,游览剡中山水,留下不少诗篇。同年年底,孟浩然由剡溪顺流赴越州,就在这次行程中,他来到剡中石城,并于十二月八日佛成道之日礼拜了石城寺大佛,写下了《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一诗。
唐诗研究专家郁贤皓在《唐代诗人与剡中风光》一文中指出:孟浩然是畅游了整个越中的,越州、剡中、天台、永嘉,都留下了他的诗篇。他在剡中游览石城寺(即今新昌大佛寺),写下了《腊月八日剡县石城寺礼拜》一诗,这是唐诗中最详细描写石城寺的一首诗。全诗气象庄严肃穆,充满了诗人对这江南第一大佛的礼敬之情。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为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孟浩然是诗写他在游剡县石城寺时,适逢“腊月八日”释迦牟尼佛的生日,而石城寺又供有一尊“高百尺”的弥勒佛像(见刘勰《剡县石城寺弥勒石像碑铭》),且当地人大都有向弥勒佛“礼拜”的习惯,故而孟浩然不仅加入了这一“礼拜”活动的行列,而且还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佛教诗以记之。
石城寺在剡县石城山,即今新昌县城西南二公里之石城山上的大佛寺。新昌大佛寺是汉族地区142所重点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石城古刹”山门楹联有言:“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像,越国敦煌。”
孟浩然一生隐居襄阳,但在开元年间也曾特地专程赴浙东游览。本诗主要描写了石城寺幽寂的环境,以及石城寺礼拜浴佛的盛况。石城寺在唐代是很有名气的。早在南朝齐梁之际,就已经开凿弥勒佛像了。晋时高僧昙光也曾在此栖迹潜修。后支道林高僧圆寂后,也安葬于石城山上,可见是块景物嘉美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