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钟灵毓秀之地,为一代代名士风骨浸染,相融相生,使这块土地的人们天生了一股旷达英侠之气,又不失温文尔雅……
中华五千年文化史,最让人景仰的莫过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等名士虽经坎坷,风骨却与世长存,激发着一代代仰慕者,开创出一个群贤辈出的时代。
时光倒转1700年,嵊州大地(秦汉起建县,称“剡”),魏晋之风尤盛,王羲之举家南迁到嵊州金庭,屋舍依山而建,山上茂林修竹,门前清流激潺,好友谢安、许询、孙绰、支遁到访,他们谈玄论道,自由徜徉在天地间,让这片土地从此充满了飘逸之气。王谢子弟,出能为相,入则归隐,时而觥筹交错,登高而呼,剡地东北有山从此名曰覆卮山,古书记载谢灵运游历至此,“饮酒赋诗毕,覆卮(酒杯)于其上,山因而得名。”山上万年冰川遗址,灵秀之气充溢天地。
而剡地中部,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晚年也来到剡县,隐居山林,并选择独秀山作为终老之地。独秀山钟灵毓秀,乡民淳朴,慰藉了老人风尘仆仆的晚年,此后更有不少文人追踪长眠与此。2005年,独秀山附近挖掘了小黄山文化遗址,距今8000至10000年,小黄山遗址的发现将浙江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前推千年,泱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剡溪潺潺,月夜,微雪,一叶扁舟,一位叫做王徽之的青年,顺着剡溪来到艇湖。艇湖边上的戴望村,栖居着另一位旷世奇才——戴逵,人称“雕圣”,字安道,此时的他,恣情才情的同时,却在苦苦找寻隐蔽之地,以避开朝廷的屡次征召。有些灵魂,永远不侑于朝堂,天地间自由自在。而他的哥哥,在谢安麾下,在淝水击退了前秦大军,保住了江南太平岁月。离戴逵居地不远的地方,有处深坑,据传秦时,这里龙气隐现,天地易主在即,为绝后患,朝廷令人挖地三尺。数千年深坑犹在,山河依旧,人间已沧桑巨变。
若时光再往前推,你会见到三过家门不入的身影——大禹。据传,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就在嵊州,剡中盆地原是大湖,大禹劈开嶀嵊二山,开凿了溪(今剡溪),将湖水导入大海,从此剡中成为沃野,百姓耕作繁衍,安居乐业。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剡溪边上的一个村落,改名为禹溪,今留存禹王庙,香火不断。
这些传奇之士在剡地恣意挥洒的同时,西南山岳也演绎着传奇。山林之间,鹤发童颜,衣带飘飘,葛洪选择西白山为灵修之地,汲取天地之精华,开炼丹药。今天,葛英村和葛仙翁庙依旧记录着这位感动天地救助众生的道人医者。西白山,历来是道教神山,葛洪前后,众多大师在此留下了足迹。西白山的深邃也映衬着它的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离丹井不远的山坡上,曾耸立一座宏伟的南朝寺庙鹿苑寺。鹿苑寺是当时江南佛教中心,晨钟暮鼓,这座有1600年历史的寺庙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日军炮火,寺庙虽毁,英气犹在,嵊州人英勇抗击了入侵者并护住了自己的家园。
这就是剡地,两千年灼灼其华,这片土地被他们的风骨滋润过,从此灵秀。而到了唐宋,更有一批批诗人追寻他们先后来到这里,剡溪两岸,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从此更晕染了浓浓诗意,“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全唐诗记录了描写剡溪的诗歌1500多首,李白、杜甫、骆宾王、王维、贺知章、元稹、白居易……唐代盛名的诗人们循剡溪而下,在这片世外桃源中找寻精神家园,“梦游天姥咏留别”,奔波中烙下对这片梦幻土地的期冀。宋代米芾也在景仰中写下“悠悠摇艇子,真似剡溪图”等篇章。
传奇远远不止于此。
在靠近南山湖的古道上,一代代大师也来到了贵门,开设鹿门书院。按古书记载,此地因古木参天、时时得闻鹿鸣之声,故称“鹿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朱熹、吕祖谦等大师不远万里来到贵门开坛讲学。朱熹在剡地驻留过不少地方并留下了痕迹,嵊州城隍庙“溪山第一楼”就为朱熹所提,在新昌大佛寺,他寓居厢房,厢房前栽下的朱梅,至今每年冬天花瓣满枝,香气幽幽。南山湖附近,当代考古也发现了火山冰川遗迹。
嵊州,钟灵神秀之地,为一代代名士风骨浸染,相融相生,使这块土地的人们天生了一股旷达英侠之气,又不失温文尔雅。传奇继续书写,追慕的脚步也依然纷沓而至,山林间隐约着徐霞客、徐渭、郑板桥等身影。而近一百多年间,嵊州大地也涌现了众多文化商界名士和英烈侠士,孕育了全国第二大剧种越剧。今天的嵊州,百姓富足,文化昌明;嵊州人,承继先人的精神,更开创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