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冷不丁碰到一位熟人,很自然地上前打招呼,可举起的手竟挥不出去,因为不争气的大脑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我只好以“你好”搪塞蒙混过关。这次没出洋相还算幸运,有一次单位搞活动,需要大家轮流签名,我刚签好,身后一位非常熟悉的同事叫我代劳一下,我爽快答应,可拿笔的手僵持在那里,怎么也签不下去,大脑关键时刻又卡壳了。这下没有办法蒙混过关,只好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那同事倒挺机灵,明白了我的处境,立马报上了自己的大名,为我解了围,我尴尬地拍拍脑门自嘲“我这倒蛋的记性”。
不一而足。先后出了几次状况,我有点警觉起来,该不会是老年痴呆的一种前奏或者预兆?我花费一些功夫进行了探讨。《汉语字典》告诉我,“记忆”是“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记忆力”是“记住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经过的能力。”《辞海》告诉我,“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记忆的快慢和准确、牢固、灵活的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和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百度》告诉我,“老年痴呆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往往首先表现为记忆力的下降。”“在早期可以对于这种日常的事物或者接触的事物很容易忘记,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呜呼哀哉,看来我的判断没有错,老年的退行性表现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悄悄地不打招呼地找上门来了。虽则,我已做足了老年人的今后时日,要经受每况愈下态势考验的思想准备,但真的事到临头了还是难免有点失落。对曾经非常熟悉的亲人不能识别、刚刚吃过饭又要讨饭吃、走出家门竟忘却了回家的路、大小便严重失禁等种种典型的痴呆表现,光是想想也感到后怕也。
后来,我又峰回路转地感到迷茫,有许多权威专家所谓的研究结论,促使我对自己的判断动摇了。有专家说,突然“卡壳”不是记忆力下降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开始自然下降,但储存信息的大脑细胞并没有死亡,只是被激活的速度放慢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记忆力的下降。又有专家说,大脑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人们后天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晶态智力”,在人的成长阶段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直到六七十岁时才达到峰值,老年人可以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走捷径。这么说,至少表明痴呆与老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我的那个判断是妄下断语,是作茧自缚,是自讨苦吃。
“若不撇开终为苦”,这是最近网上传得火热的一副楹联的上联,“若”与“苦”在这里既是字又是词,其高明之处在于字形与词义的完美结合。本意是说“若”字中间的一撇不撇出,这字就成了“苦”字。寓意是指世间之事,敢于撇开一些利益纠结,跳出患得患失的泥淖,就不会感到苦恼了。显然告诉我们岁月无情,人生如梦,要紧的是要善待自己,坚信有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随性而往,随遇而安,一切随缘,是最豁达而明智的人生态度。所以,既然痴呆起病隐匿无法确定,老年与痴呆又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专家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我何必要去对号入座并且耿耿于怀呢?还是把那自找的顾虑、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