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
《纲要(草案)》按照市委《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强市、和谐惠民”为工作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创业创新为动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增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联接浙江四大都市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富有现代集群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城市、浙东山水园林宜居型的文化旅游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纲要(草案)》根据市委《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争取翻一番,区域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明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开放型经济达到新的水平,以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2%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5%以上。
——城乡发展达到新水平。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市域空间结构更趋合理,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的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城乡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60%。
——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收入分配关系进一步改善,劳动者报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争取达到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争取达到2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1%以上。
——文化旅游实现新繁荣。传统文化优势得到更好发挥,文化的时代性、多样性和大众性更加突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更加繁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越乡文化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生态建设呈现新格局。生态市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经济快速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三)“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对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措施,主要是十个方面:
一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按照"一产调优提效、二产调大提质、三产调活提速"的要求,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二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促进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做大做美中心城市、培大育强中心镇、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城乡生产力、人口和空间布局,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是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深化“三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结构优化、效益综合、空间均衡”的要求,努力构筑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网,完善安全可靠的能源网,健全调控有力的水利设施网,建设日益完善的高速信息网。
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生态立市之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民心工程。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五是加强民生保障与社会建设。加强民生保障与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激发发展活力的根本所在。促进创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努力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发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七是建设文化旅游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目标,深入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八是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改革是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的动力之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以推进。着力在经济、政治、社会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努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九是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促进我市融合发展、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市场贸易结构,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加快提升区域可持续竞争力。
十是保障规划纲要实施。建立发展规划编制体系,制定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健全规划考核监督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和衷共济,务实进取,奋发有为。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