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关注乡镇物资交流会”以来,很多网友参与了我们的讨论,并基本形成统一的意见。大家认为,必须改进现在大吃大喝、奢华铺张的习俗,同时,可由政府主导,分步取消乡镇物资交流会。
来自石璜镇的网友白鹿认为,乡镇物资交流会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是有些人将交流会作显摆的时机,交流期间,家门口停满车子,其中也不乏一些公车,室内人员集聚,动辄几桌十几桌,这已经偏离了交流的实际意义,请者为炫耀,赴者为吃喝,不但增长了吃喝之风,而且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从另一方面看,满大街的群众喜笑颜开,一些朋友平时因为生计天各一方,过年时又普遍以亲戚走动为主,趁此小叙,也似乎有必要。因此,白鹿认为,交流须适当引导,不能成为部分人炫耀的舞台。
有些网友也认为,可令乡镇物资交流会自生自灭,但现在攀比风盛行,自生自灭有难度。针对此情况,由政府主导取消交流,是为百姓做了件实事,减轻了相当一部分群众的负担。
今年,我市一乡镇由镇政府出面,取消了物资交流会,得到当地多数民众的拥护。附近一67岁的大伯告诉记者,每年交流会邀请亲朋聚聚,得花一笔不小的开支,像他们家一般会请四五次客,每次一到两桌,3天下来至少花费两三千元。今年交流取消后,大伯说清闲多了,虽然也准备了随菜便饭招待了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亲友,但省力多了。大伯还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后大家知道我们镇不办交流了,可能就不要准备菜肴了。
昨天下午,记者还翻看了一下网上跟帖,发现41条跟帖里,仅有三四条是认为交流会应继续的,其余网友都认为应在政府主导下逐步取消交流会。
自然,不同的意见同样存在。对民俗文化颇有研究的徐华铛认为,物资交流是庙会的延伸,不仅是物质的体现,也是亲情文化和社交的体现。在他看来,一刀切地取消物资交流会、庙会,并不可取,因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以浦桥的潮神节为例,这是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南宋著名水利专家陈贤而设置的一个节日,通过节会的举办,可以提升浦桥和陈贤的影响力,而对交流带来的交通和治安问题,有关部门则应该加强管理。
短评:引导好去向
发轫于传统庙会的乡镇物资交流会,在我市已延续了数十年,如今终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继续吧,相当一部分“主人家”苦不堪言,精神上受累受苦,经济上压力重重,更何况它还带来一系列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取消吧,一些靠“赶场子”赚钱的商家和沿街店铺可能会不乐意。另外,物资交流会毕竟还附载着部分传统习俗的内涵,要一下子推翻,大家心理上可能还接受不了。
当然,取消物资交流,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长乐镇的一些村子,多年前就已经取消了,而且还很彻底,时至今日,大家都已经淡忘了曾经有过的热闹场面。在我们的这次讨论中,也有网友提出,交流会也可以与时俱进,改变一下形式。比如今年有一个乡镇取消了交流,而代之以更有意义的带有浓郁地方经济特色的观光节,事实证明,也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社会在发展,在物资交流会原有功能已大大转化和弱化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引导好乡镇物资交流的去向,确是个新课题。(禾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