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埃及艺术家在一起交流
优雅地遇见
1975年初,经人介绍,喻潇芳与吕如达相识。
当时,吕如达在天津六四四三厂从事机械设计。他一边与钢铁打交道,一边求学河北艺专,师从天津画院的孙其峰学花鸟、于非闇先生学工笔重彩。这位青年才俊还参加过人民大会堂天津厅大型壁画的创作,与霍春阳等一起画了一幅灿烂的山丹丹花,颇受天津画界好评。
两人初识时,吕如达就向喻潇芳坦白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一头乱发半床书;而喻潇芳回答这是自己生活的写照。他们从对话里找到了人生的知己。
天各一方,相恋的日子里,书信成了他们传情言志的唯一工具。
吕如达是婉约派,喜欢柳永李清照。有一回他给喻潇芳寄了一封信。信里画了一幅花枝灿然的玉兰,一对黄鹂——一只停在枝头上凝望,一只在遥远的蓝天上飞翔,画边题一句诗:一任蓝天生远思。收到信后,喻潇芳自然捧在心口陶醉其中,但她是豪放派,不喜欢情话绵绵,除了谈画就是论书,绝无半句缠绵。
1975年年底,两人结婚。婚后,仍然两地分居。很多个夜晚,喻潇芳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批改学生的作业本。月光从窗外的树缝里斑斑驳驳地打在娘儿俩身上,一些不知名的虫鸣突然惊醒了夜的秋凉。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1981年。这年,吕如达作为特殊人才从天津引回嵊州二轻局;第二年,喻潇芳也调到嵊县烟糖公司当文书(后任办公室主任、工会副主席)。
一边抚养孩子,一边应付生活,两地分居的那几年,喻潇芳因为有书画作伴,竟然从来不觉得苦为何物。
第一个办学吃螃蟹的人
嵊州是块翰墨宝地,被书香浸润了几千年。这里有许多优秀的美术新秀,他们不缺才情缺伯乐。
吕如达回嵊后,即着手美术工作。除指导当时竹编厂的美术工艺外,还一手创办了工艺美术厂,挖掘了袁水法、吴筱阳等一大批工艺人才。1983年至1991年,他又举办了多期国画班,培养了大批幼儿美术教师和美术人才。1984年,吕如达作为组织者之一,参与策划了名动一时的“剡溪画展”。这次画展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唱戏,经济搭台”。这次画展,裘沙回来了,刘文西回来了,这些出门在外的名画家,看到了故乡的经济变化,感受了故乡浓郁的书画气息。此后,这些画家和故乡的联系一直没间断过。
在这期间,喻潇芳也没闲着。除案头工作外,她总是写呀画呀,墨香飘荡在他们20多平方的小窝里。她怀恋那段教书的时光,那个教书梦一直萦绕在她心头。
1993年3月初,喻潇芳祖母去世,回黄泽老家时,她看到黄泽镇小学立着一块碑,碑上记载着黄泽镇小学前身沃北小学的捐款办学者名字,她祖父的名字赫然其中。她的心就微微地荡漾起来。那些年,初中升高中比较困难,当时的嵊县工艺美校又只招收一个班学生,那些有美术特长但文化课偏差的学生大多被关在普高门外,这么小的孩子如果不读书怎么办?他们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大小呀。喻潇芳心里很纠结。
办学,办学,办一所美术学校,像祖辈一样热心办学!让孩子们得到专业的美术教育!
不容过多犹疑,3月中旬,喻潇芳就开始申请手续。9月,美校开学,取名“越风”。
越风美校创办伊始,就遍请名师:西画陈迈先、国画吕如达、工艺美术徐华铛、雕塑应德明、书法赵存岳,文化课由嵊中高级教师担任。学校培养的学生曾3次获全省专业高考最高分。1996年学校被命名为浙江省先进学校,2005年被评为民办先进特色学校。
而这期间,喻潇芳一手打理美校一手画画,事业和兴趣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