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吴大伯 56岁 黄泽镇许宅村人
慰问理由:因病导致家庭困难
微心愿:希望拥有一副双拐
昨日上午9点多,黄泽镇许宅村一幢泥瓦平房内,56岁的吴大伯正坐在一张残旧的竹椅上静养。没有电风扇,吴大伯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看到我们到来,吴大伯撑着一根木棒艰难地挪出来,和记者聊起了这些年的生活。
早年间,吴大伯是家中的经济支柱,平时做点小工,务些农活,维持家用。虽然日子清苦,但一家人生活也过得和美幸福。很不幸,上世纪90年代,一场灾祸打破了这个平静的家庭,也使这个不堪重负的小家陷入窘境。
“1997年,对我而言是一场噩梦。”吴大伯絮絮地说着,那一年,他总是感觉脚趾酸麻,刚开始以为是劳作累了,然而情况越来越糟,这种酸麻的症状由脚趾蔓延至腿乃至全身。直到有一天,他一觉醒来,发现周身酸软无力,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他和妻子都害怕了,拿着压箱的家底,赶赴绍兴的医院治疗。
“总神经被压迫,需要立即手术治疗,费用大概2万元左右。”医生的一席话让夫妻俩犯了愁,2万元,这个数字对老实巴交靠种田吃饭的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东奔西走借到钱后,吴大伯在绍兴做了手术。
命是保住了,但吴大伯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虽然能站起来,可四肢无力,只能靠着拐杖艰难行走。家里的经济支柱倒了,又欠下债务,本是家庭妇女的妻子便外出做小工贴补家用。“家里困难,两个儿子都在周边打工,挣的钱刚够自己生活开销,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娶媳妇。” 说到这些,吴大伯抹抹头上的汗,有些无奈。“自从手术后,我便再没吃过药,如果吃药,那又是一笔开销。”
环顾老旧的小平房,这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屋,外墙的水泥开始斑驳掉皮,露出黄黄的泥土;屋里的一盏节能灯被长长的电线吊着悬在空中;阳光从屋顶破旧的木梁缝隙射进来,斑斑点点洒落到地面。厨房灶头间浸着用过的盆碗,几个土豆静静地散落在墙角,其他再无别的蔬菜。
听说我们此次前来的目的,吴大伯满是感激,问及有何心愿时,吴大伯摸摸已经发亮的木棒,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要是能有一副拐杖,也许我会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