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和记忆中,农村是一片没有开发的净土,而遍布于城乡的河道应是水质清澈、绿树清风。而实际上,很多地区在自身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垃圾处理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少村边的小河、山边的沟壑,往往成为村民“约定俗成”的垃圾丢弃点,造成垃圾成堆、河道漂污。
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现象给解决乡村、河道环境问题带来较大困难。一方面是部分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反差较大,另一方面,硬件设施的缺乏使得村民无处倾倒垃圾。
解决垃圾围村,重还河道清洁,不仅需要提高群众卫生意识,也需要基层干部转变观念,将保护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较高的支持和参与热情,继而带头珍惜和爱护生活环境。
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重新回归“山清水秀”,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抱着积极的态度给垃圾寻找一个出口,就一定能够找出一条解决农村垃圾的有效途径,还农村真正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环境,让河流真正叮咚畅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