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听到最多的是“垃圾”二字,好端端的一条河流,只短短几年时间,变成了“黑河、臭河、垃圾河”,令人触目惊心。
面对如山的垃圾,怎么办呢?
垃圾可以分类,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等等。解决垃圾问题也要看看别人的、想想自己的。先进的办法是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二维码智能垃圾房”,这样可以把垃圾变成宝。可是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办不到,我们不想把垃圾变成宝,只要不变成害,继续危害生产和生活就很好了。
我们对待垃圾的办法,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垃圾是怎样来的,就怎样把它消灭,从源头上把它消灭。垃圾的源头是人,人是垃圾的生产加工厂。人是怎样生产垃圾的呢?是人的陋习。举两个例子,你手上有一张废纸,把废纸丢到废纸桶里去就不是陋习,而如果乱扔乱丢就是陋习,在这个陋习下,一张废纸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你嘴里有一口痰,把这口痰吐到痰盂里去就不是陋习,而如果随地一吐就是陋习,在这个陋习下,这口痰就会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举不胜举。陋习就是这样,它很容易做,不容易改。就是因为容易做,所以人人都做,人人都有陋习。世界上本来并没有太多垃圾,只是人的陋习做多了,也就增添了许多垃圾。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把“除陋习、灭垃圾”,跟每个人每天的生活紧密挂钩,一秒一分都不分离。人人都从自身做起,“除陋习、灭垃圾”就有了希望。
“除陋习、灭垃圾”还有一个有效办法是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前不久,正在举办“新任领导干部培训班”,如果在培训班上增加一堂“除陋习、灭垃圾”课,这些新任领导干部就会对“除陋习、灭垃圾”敢担当。每年的七一节都要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如果能在今年的宣誓誓言增加一句“除陋习、灭垃圾”,这些新党员们就会记住“除陋习、灭垃圾”我是举过手、宣过誓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都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他们一带头,就能带动一大片,他们一带头,就能前进一大步,这样“除陋习、灭垃圾”的胜利也就为期不远了。
垃圾堆成山,毕竟只有一座山,不像太行、五屋两座山,但我们还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