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途径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深切体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及时性和可行性。
提高学习认识,懂得真心为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我要牢固树立学习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并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领会了“三思三观”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时刻想着群众之事无小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改变工作作风,热情服务于民。民政部门是与基层群众打交道较多的部门之一,特别是救助救灾科的工作人员,是为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服务的,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执政理念,树立的是民政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做好各项民政工作的基石,工作中我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密切联系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民政人“一心为民”的良好形象。
提高业务水平,学会救急予民。社会救助救灾科承担着民政部门的大部分事项,并且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要求上比较紧;我们直接面对的是广大弱势群体,等待我们在第一时间去救助和帮助他们。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教会、提高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的业务操作水平,通过上下联动,相互协作,共同将资金通过社会化渠道发放到需要救助的对象。我们民政人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困难群众生活权益是否能得到保障,所以,作为分管线的负责人一定要精通业务,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创造条件,灵活开展救助,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在基层的落实中不走形、不变样,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在今后工作中,我要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不断提高救助水平,让广大困难群众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促进各项民政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和维护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作者为市民政局 周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