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我们似乎也不错,从思想到行动,从学校到家长,从防范到应对措施。可是细细一想,很多时候我们学校和家长往往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浮于表面说教甚至隔靴搔痒。安全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要讲究实效和可操作性。笔者以为,用案例、实践和爱对孩子进行教育或许效果会更好。
案例法就是家长和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中发生的典型的安全问题案例,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经验教训等,举一反三进行教育。由于事件和学生有关,所以学生容易接受,会把自己假设进去。如近来多次出现的女大学生因为乘坐黑车而被杀或被侮的悲剧,如果其中的受害者曾经听过这样的案例,知道坐黑车的危害,长大后就会提高警惕,不轻易坐黑车,坐上了也会有救济的方法、途径。“不要坐黑车!”之类祈使句式的安全教育貌似有威力,却似对牛弹琴,屠龙之技,于事无补。
实践法就是让学生和安保人员等参与安全隐患的模拟活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或者熟练掌握规避危险的方法。如逃生演练、模拟人工呼吸等。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实践,如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专业讲座或者手把手的指导,除了有这样活动的新闻点外,我们的普及率如何?又如逃生演练,当真的需要逃生时,我们能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如训练时那样按部就班?又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些保安,当遇到歹徒时,从装备、技能等因素上来看,他们是否足以制服一般的歹徒?问题的关键是相关措施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
最后,安全需要爱。从现实看,孩子受到的伤害,除了外界因素,还有自杀。自杀引起的直接原因不少是因为教师、家长的要求过于苛刻,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然也有孩子个人的心理问题。解决的主要方式是爱。家长应该走进孩子的心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师应该用爱说话,以真情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