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体验百业百工——一个掘苗工的苦乐时光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见习记者张峰 2014年10月28日08:52:25 

  行(职)业:掘苗工

  采访对象:姚庆元

  基本情况:63岁的姚庆元,是金庭镇金庭村下任自然村人,做掘苗工已有30多个年头。他自己组建了一支掘苗队,常年奔走在本市各地,有时也去省外的上海、江西、福建等地。掘苗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赚的是辛苦钱。

  出彩一句话:“趁现在还做得动,就多做点,也算是为本地苗木再出点力。”

  花木销售季,最少不了的自然是掘苗工,他们常年奔走在各苗木地。日前,记者有幸见到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掘苗工——姚庆元。

  掘苗是力气活 更讲究“技术含量”

  今年63岁的姚庆元是金庭镇下任自然村人,做掘苗工已有30多个年头。现在他组建了一支掘苗队,另外还有4人负责搬运树苗。记者这次见到他时,他正在附近一处苗木基地里挖掘一棵红枫树。松土、挖沟、打泥球,一气呵成,20几分钟时间,一棵红枫树就“捆绑”完工,而整个工序,都是他一人完成。

  “后生哥,不要看着简单,这个很花力气的,没有一定功底,做不好的。”姚庆元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掘苗工除了力气,更多的是技术。要使所掘的苗木成活率高,树型基本保持原状,关键是泥球要打得好。一般一棵苗木的泥球直径要掘到树胸径的8倍,泥球的厚度至少要30厘米,这样树苗种下去才会长得好、长得快。

  这掘苗到底有多难?记者向姚庆元请教,并尝试着给一棵树苗松土。“你首先要以树干为中心,然后离它80到100公分开始挖沟,泥球打得好不好,这一步是关键。”姚庆元一边指导着,一边用锄头帮忙。不一会,记者的衣服就湿透了,腰也直不起来。

  作为队长,若没有一定的看家本领,姚庆元是没法带这支队伍的,所以几个队员都称他为“姚队”。“每支掘苗队有一位负责人,队员则是随机组成,一般有5-10人。负责人一接到苗农的电话,就会按照要求组成掘苗队。”姚庆元说。

  起早摸黑是家常便饭 蚊叮虫咬也习惯了

  姚庆元介绍,这几年苗木形势没像以前这么好了,但掘苗工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现在不单单在本地,有时候还被外地的花木老板请过去。“上海,江西,福建,有时候一年下来,有好几个月都在外地干活。”如今会这活计的人越来越少,掘苗工的工资是一年一个价,年年都在涨。他记得最早掘苗时的工价是每天35元,现在已涨到350元,还管饭管烟。

  “我家里有一些苗木地,但不能只靠这些苗木吃饭吧,后来发现掘苗木挺赚钱的,就开始学起来了。”回忆起当初学掘苗的事,姚庆元还是忍不住感慨了一番。“人是辛苦的,不过赚头也是好的,算是有苦有乐吧。”他告诉记者,最忙时每天凌晨4点就得起床去掘苗,做上十几个小时,回到家都是午夜了,累得躺床上就睡着,但第二天依然要早起继续干活。

  “现在做这行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的人,60岁以上的也有,但比较少了。”一旁的一位掘苗工告诉记者,掘苗木特别累,还讲究技术,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想干,有些人想干还不一定干得好。另外常年在山里或者花木地里干活,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夏天还时不时碰到蛇。

  像姚庆元这样的掘苗工,目前在我市有上千人。他们常年奔走于全市各地,年收入多的10万元,少的也有四五万元。“快做不动了,打算再做几年就‘收山’,趁现在还做得动,就多做点,也算是为本地苗木再出点力。”姚庆元说。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体验百业百工——棕绷匠:编织返璞归真的舒适
体验百业百工——入殓师:让“往生者”体面走完最后一程
体验百业百工——弹花匠:手工弹花延续“温暖的使命”
【专题】体验百业百工—关注新老360行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浙江: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垃圾分类怎么做?代表委员"支招"
“强起来”新征程的浙江担当
两会特稿|"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