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上世纪70年代末,尹熙钟调入甘霖中学。当时的甘霖中学声名日下,有的老师对其已然失去信心。尹熙钟走进学校,首先以尊重老师、谦虚谨慎的行动把大家团结起来,集中精力,用心教学。接着和领导成员谈心交底,消除领导之间的相互猜忌,把领导成员逐一拧成一股绳。当时学校正逢生源匮乏,少得连新生组班也成问题。他便与领导成员真诚商量,提出“一向社会宣讲学校办学新举措,二向兄弟学校求讨超员新生,三向新生提出‘一个带一个’的要求”,于是生源不足的困难解决了。在这争取新生的工作中,尹熙钟可是真抓实干的,他依仗与崇仁中学的老关系做了大量工作,向崇仁中学要来了不少的新生。
尹熙钟还常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师讲课情况,把肯教、会教的老师树为榜样,对懒教、怠工的教师给以严肃的批评、真诚的帮助……于是,许多教师说他“铁肩担道义”,是个耿介正直、忠诚教育的人。
大凡怀有正直之心的人,都具有特殊的威慑力。尹熙钟的刚正、公正,使教师队伍中的正气日益浓厚。学校出现了追求上课质量、发扬团队精神、维护学校纪律、争创优秀成绩的崭新气象。
合力所产生的效果真是不可估量。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甘霖中学,出了个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荣获金奖的学子;在高考中,又有多名学生考上大学:甘霖中学在教育界声名再起,成了全县“大树不一定长在森林里”的典型!
有人说“熙钟先生是甘霖中学的功臣”,尹熙钟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一再说,他只是做了分内的两件事:一是团结领导,二是尊重老师。他认为,功臣,应该是一心一意奋战在讲台上的老师。
(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教师的工作环境比较艰难,特别是文革期间,被冠上“臭老九”的教师所受到的迫害,更不堪言表;尹熙钟也难免其苦。可是,他依然相信党、忠于党、热爱教育事业。有人想不明白,尹熙钟忠诚共产党的观念为什么始终不变?其实,了解他的人生,也就不难理解。
尹熙钟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他知道军阀们争权夺利、疯狂杀伐,他断言“军阀不是好东西”。
尹熙钟在蒋家王朝时期生活过,他了解蒋家王朝结党营私、唯利是图,他深信“蒋家王朝成不了气候”。
尹熙钟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作,他看到了共产党为人民谋福利,于是坚信“共产党能领导人民走向美好的明天”!
上世纪70年代,尹熙钟就是嵊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可他说:“入党,是我毕生的愿望!”党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的入党要求,似乎得经受“百炼”的考验。尹熙钟并不因此而信念动摇,他乐在考验中。在70年代后期,领导终于批准了他的入党要求,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卓然矣,谱写功德新篇”,尹熙钟从此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看重名誉地位,从不计较金钱待遇,他以更加奋发向上的姿态来维护注入他生命里的新血液。
近几年来,我们一群七八十岁的退休老师,从心底里敬重熙钟先生,便不定期地去看望他。老头子们聚在一起,不是回忆过往的“峥嵘岁月”,就是畅谈当前的安定和乐;期间对党内的贪腐也不乏牢骚。可尹熙钟坚信,党在自我净化中,会把一切坏蛋清理干净,还共产党干部“清如水、明似镜”的廉洁!他一再说:试想,这种敢于公开自我净化的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个朝代有过?试想,在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上虽也出现过盛世,可有哪一个盛世能与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相比?
大家听了心悦诚服,也因此更加懂得“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