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古戏台起源与演变研究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施钰兴 2015年03月09日16:52:26 

 

  三、从祭坛露台到祠庙戏台

  上古时代,巫术兴起,神人共处。古人认为万事万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出战之前必誓师,狩猎之初必祈神,四时八节必祭祖。誓师、祈神、祭祖时,在广场上垒起高台——“宛丘”进行。事成之后,又在“宛丘”之上“三人操牛尾以歌八阙”。载歌载舞,既以谢神,又以贺人。这个原始的“宛丘”便是台的雏形。从这一土台逐渐派生出点将台、风火台、祭台等等。越是发展到后来越是固定,并从“宛丘”高台发展到固定的戏剧舞台,继而演变成神庙宗祠的万年台。

  嵊州,确切可考的露台有社稷坛和先农坛等祭台。社稷坛始建年代很早,可能在秦汉之际建县时就设立。许汝霖《社稷坛记》曰:

  古者诸侯建国各有社稷,虽曹、滕、邾、莒五十里之国,皆与齐、晋等,不独诸侯也,有民人则有社稷矣,故一邑之小亦有之。(民国《嵊县志》)

  据《嵊县志》记载,社稷坛古时在县西一十步,宋朝时迁到县西二里西岭。有露台供祭祀之用。明代以前露台尺寸没有明确记载,到了明洪武七年,嵊州社稷坛的规制为:

  东西南北各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各三级。(民国《嵊县志》)

  每年仲春、仲秋之月上戊日致祭。古时致祭时载歌载舞,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祭祀社稷,古时用民间歌舞、地方曲调。宋朝改用大成乐:

  祭,用大成乐。赞者引初献行礼,则宁安之乐作,八成止;引诣坛盥洗,则正安之乐作;诣神位前,则嘉安之乐作;送神,则宁安之乐复作。一成,止。(民国《嵊县志》)

  嵊州古时类似社稷坛的祭坛还有先农坛、风云雷电山川坛、邑厉坛,这是政府主祭之坛,民间还有一乡一村一族一姓的祭坛,如华堂村有祭鸟的“鸟坛”,笔者老家施任村亦有“鸟坛”(俗称“鸟墩”,是一个人工垒起的土台,农业学大寨时挖平为田)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宛丘”坛台,既是古人用来祭祀神灵,祈求上苍保佑的场所,也是巫师们表演巫术巫艺的所在。宋朝改制,一改巫师为乐师,这是一个飞跃,主祭祀者从祝巫转成了政府官员,表演者也从祝巫转移到了优伶。

  露台何时被人们搬进祠庙没有确切资料考证,至少在祠庙戏台出现前就已有之。

  弘治戊午夏(1498),徐侯莅任,而以治民事神为首务。庚申冬,因见城隍庙宇榱桷朽腐,瓦石倾颓,无以称神栖所。乃召耆老赵衡、陈奇董其事,务使庙貌一新。起人瞻仰,不数月,而庙宇告成……乃若斯庙也,前有仪门,后有正殿。正殿前足以露台、甬道左右翼附。(民国《嵊县志》)

  这种露天式的戏台设于祠庙之中,或设于祠庙前的广场里,演戏时观众可以围着露台四面观看。这样大大便于人们用演戏的方式酬神、媚神。这时的露台虽然只是石砌的一个台基而已,但比起在神前铺设红地毯里演戏前进了一大步。因此,祠庙演戏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娱神乐人的祠庙文化。

  露台加上遮风避雨的屋顶便成了“万年台”。所以说,露台是“万年台”的雏形。嵊州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万年台是太守庙戏台。据《施俞两性重建太守庙碑记》:

  明万历间,施俞两姓建大殿三楹,廊庑四楹,戏台一……捐置戏田数亩零,每年正二节缀舞酬神,世扬引之弗替。

  太守庙在甘霖镇下岙村(今划归施家岙村),庙祭祀求元忠,惜戏台已倒塌,现存仪门与大殿各三间。

  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万年台是苍岩太尉堂戏台。戏台跨街而建,小八角石柱,无质无础。整个戏台不施雕刻,显得古拙、粗犷。台板高仅0•65米。据《苍岩俞氏宗谱》载:

  侯殁于南宋理宗绍定庚寅……,封‘灵济侯’,改署太尉堂为灵济祠。我族建祠于街市溪浒,以妥神灵。康熙癸未(1703年)更新,有碑记。

  大尉堂建于南宋,明万历八年(1580)重建,康熙四十二年修缮。象太尉堂的戏台还有甘霖尚书庙戏台,亦是小八角石柱。据尚书庙负责人周培汀及吕以群、吕茂扬等人介绍,尚书庙的戏台非常古老,台板也只有一脚掌高,惜在“文革”时被红卫兵拆掉了。1987年,为了重修古戏台,从显净寺里抬来三根小八角石柱。显净寺戏台早在解放初被就被拆除,但石柱一直堆在寺的一角。据笔者考证,这两个戏台都是明朝遗物。

  到了明末清初,戏台建筑逐渐增多,用途也日益广泛。形式从“庙台”、“祠台”,发展到“街心台”、“路台”。这一时期,又冒出了多功能的戏台建筑,如华堂村“神堂”戏台,位于前街、后街两街之间,三面临空。演戏时装上台板是戏台,平时是一个点缀景致的亭子。商业贸易时又是商贩集散中心。康熙年间续修的《王氏宗谱•宅具安》中对“神堂戏台”作了记载,它也是典型的明朝戏台。

  明朝时,演戏酬神之风盛行,认为“神非此不乐”。除酬神之外,其它娱乐性演出也较多。如“丧事戏”“节日戏”“开华戏”“罚戏”等名目繁多。

  进入康乾盛世,嵊州经济日益发达,戏曲活动也更加频繁,戏台建筑遍及乡村。嵊州历来以多庙多祠著称,其戏台亦然。建筑形式较明代增加了“水乡舞台”“双台”和“连台”。

  戏曲雕刻,萌芽于明,发展于清,清中晚期出现了过于华丽的势头。嵊州自清中期及以后建造的戏台,必有戏曲雕刻或戏曲彩画,讲究一点的两者兼有。

  戏曲灰塑,是从建筑垂兽发展而来的,俗称“瓦将军”或“瓦垄将军”。瓦将军位于垂脊和戗脊下端,建筑学名叫“垂兽”,塑狮象鸟兽。而嵊州(包括新昌一些地区)却把垂兽变成人物,把戏剧人物与戏剧故事搬上屋顶。如《萧何月夜追韩信》《双阳公主追狄青》《李逵负荆》等。凡灰塑的人物,均为舞台上的艺术造型。一个戏台,少则两个、多则八个,有的甚至十个。因为塑的都是英雄豪杰,为嵊州百姓所喜爱。尔后,瓦将军也被工匠们搬上了祠庙庵观、官商豪宅的大屋顶上。“瓦将军”与戏台建筑、藻井艺术、戏曲雕刻、彩画等浑然一体,形成强烈的戏剧氛围。

  戏田的设置起始于明,盛行于清。明时把戏田、戏规之事郑重地刻上石碑,以昭示后人。到了清初,把演戏之事记入宗谱,作为一个族姓的大事来做。随之形成了演戏酬神的一整套礼仪与规矩。一部分文人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活动,来嵊州演出的戏曲剧种从过去的永嘉杂剧、傀儡戏发展到昆腔、徽班、乱弹、鹦歌班等。外来戏班云集乡里,每当农闲,锣鼓四起,演戏迭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