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是汉族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其特征是巧取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只辅助性地做点人工处理,极为传神,故又称“根艺”。
湖北江陵出土过战国时代的根雕—— “辟邪”。可鉴两千多年前,我国艺人已能把握自然形态和人工雕琢巧妙结合的根雕艺术。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也受到皇室贵族的青睐。到宋、元时期,根的艺术还进入了石窟、庙宇等圣神的宗教场所之中。至明、清两代,根雕技艺已十分成熟。晚清、民国时期,国家多难,根艺制作和生产日渐衰落,许多艺人改行、转业,根雕技艺几近濒临灭绝。
改革开放前夕,根艺开始复苏,之后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全国从事根艺创作者众多。我市也有多位根艺大师的作品在省内乃至全国大赛中获奖。
此藏品造型别致、包浆厚实,应为清代早期根艺佳作。件品高20厘米,取杜鹃根为材。外部利用根的自然形态,巧妙地构成洞廓福地,中间置有正在修禅的济公像,生动可掬,极富情趣。杜鹃生长极慢,其根长到如此口径,非百年难成。此件由市收藏协会杜君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