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队的治水事
人物名片
下王镇村嫂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3月8日,现有成员232人,荣获2014年度“绍兴市最美护河人”称号。
这群生活在山村里的妇女,也许不会用漂亮的言辞表达“五水共治”的意义,但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五水共治”事关你我,事关每一个人。
过去一年,这个名为“村嫂志愿者服务队”的妇女组织,从158人增加到232人,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中。她们希望,从自己做起,引领每一个下王人都参与到治水中来,打造人人参与的长效机制。她们更希望,因为治水,在留住这片青山绿水的同时,还能够为更多百姓带来绿色经济。
人人参与是最好的长效机制
临近中午十一点半,下王镇上店村村嫂俞扬芹急着从茶园往家里赶。她要抓紧做好午饭,然后和队员俞水招一起去河道捡垃圾。
俞扬芹是下王镇村嫂志愿者服务队上店村的小组长。她所在的小组一共7个人,要负责十八都江流经本村一公里左右的河段。而她的工作,就是要经常关注自己负责的河段情况。
一进家门,俞扬芹就开始张罗午饭,在一旁算账的丈夫却头也不抬地说,“你先去清理河道好了,午饭我会做好的。”这话让俞扬芹很欣慰,“我参加义务劳动,他一直很支持我。”俞扬芹告诉记者,这几天刚好是农忙时节,自己一大早就要去茶园采茶,到点才回家,还要抽身去看河道情况,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家。
换上雨鞋,带上行头,俞扬芹和俞水招两人来到河边,麻利地捡起了垃圾。“河道里的垃圾,基本都是上游漂下来的,已很少有本村村民扔的生活垃圾了。”俞扬芹高兴地说,五水共治一年来,在整个下王镇村嫂志愿者服务队的带领下,村民们的卫生习惯都有了明显好转,就连以前吃到哪垃圾扔到哪的小朋友,现在也能主动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去了。
变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让村民高兴,而且还让大家都主动参与到护水、治水中来。俞扬芹的丈夫施义均就是其中之一,平时不但支持妻子的义务劳动,自己也积极参与到治水行动中。他说,护水、治水不是一个人的事,应全社会共同参与。
俞水花是下王镇村嫂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也是发起人。她说,服务队的创立,缘于她所在的妇联在全省五水共治的大环境下所布置的一项任务:妇女姐妹如何参与到五水共治中去。一年过去,村嫂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让俞水花很是欣喜,她说,五水共治需要一个长效机制,而她眼中最好的长效机制,就是人人参与。让她欣慰的是,现在下王镇“五水共治人人参与”的局面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