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的那些大神们
许老的写意人物画受人瞩目,他笔下的传统历史人物、神话传说人物都有各自的人性思维、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他将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结合,塑造出极具感染力的作品。正如当代中国著名学者、书画家范曾所云:“泼墨简笔人物画第一需要是画家的主观心理状态,必须有跃马揽辔、奔逸天岸的豪纵之情;必须有万象毕呈、造化在手的移山之力;必须有饥鹰渴骥、掣电奔雷的箭发之势。”
因为作画没有条条框框,也从来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往往是心之所至,尽情发挥。反而使得传说中的武松、济公、八仙乃至钟馗在许老的笔下变得更加鲜活,且唯一。许老认为,人物写意画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即画人要着重表现内心的感受,作画的过程也是抒发情感的过程。
钟馗画是许老写意人物画的代表作。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钟馗系陕西终南人,少时即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赴京城应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愤而撞死殿阶。帝闻之,赐以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相传唐明皇李隆基在临潼骊山讲武后,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后,把他吃掉。大汉声称自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于是,命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
许老十分喜爱钟馗这个艺术形象,他画钟馗用笔粗犷奔放、铿锵有力,一横一撇一捺,激烈粗放,突出钟馗的凛然正气和嫉恶如仇。许亚君的钟馗画《正不容邪》《钟馗利剑斩妖》《钟馗在此鬼敢来乎》《福寿如意》《钟馗嫁妹》等等,都喜用红黑大色块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中国优秀古典文学作品《水浒传》中的武松,也是许老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一大亮点。他笔下的武松,往往出现在一片空旷的背景上,寥寥数笔,但满纸是戏,武二爷打虎的英武都在眉宇和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他以娴熟、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武松刚毅的神态,展现了武松伟岸、刚直、不畏强暴的性格体征。已故著名画家、中国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先生看到他的《武松》一画时,频频赞誉,并为其欣然题词“武松形神具肖”。
神话人物济公,在许老的笔下似乎更显灵性。许老画济公,看似信手拈来、随意涂抹,但却舍繁就简、随机应变,运用适当变形、夸张的手法,把一个貌似疯癫,实则侠骨柔肠、行善积德的高僧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济公形象在纸上也显得怡然飘逸且韵味深长,给观众隽永的想象空间。
总是故乡情
许老为人热情,喜欢结交朋友,他的朋友全国各地都有,也时常邀请他去各地做客。可是这几年,也许是年岁大了,家乡在许老心头的分量越来越重,他想要回到嵊州的想法也越来越重。
17岁,离开嵊州后,许老在上海生活至今。但乡音却丝毫未改,应了贺知章的那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个下午,我们都在用嵊州话进行交流。“我的整个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嵊州度过的,虽然一晃就已经半个多世纪,但嵊州话是深深烙印在脑子里的,老乡来了就自动浮现了。”许老说。
桌上泡的茶,清香四溢,许老说这是一个嵊州老乡专程给他寄过来的。每每闻到这茶香,总让他分外地想念家乡。几年前,他也曾回过嵊州一次,当时得到了嵊州老乡们的热情招待,让他很感动。后来,他托人将自己的画作带回嵊州,表示自己的心意。
家乡在他心里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在他的印象和认知中,嵊州一直风景如画、人文荟萃。他说,嵊州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那些山水间的景色,总会令他想起曾经与家人一同走过的日子。故乡的山水与别处不同,似乎带有记忆中的编号。
许老觉得嵊州这块土地养育了他,如今也希望有机会再为家乡添上美丽的一笔,能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以赤子之心反哺桑梓,这是他最真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