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档案:史浙军,生生蔬菜合作社负责人
创客宣言:用真诚和信誉,赢得市场
蔬菜大棚里的创业者
他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他是一位企业老总,曾经自办一家照明配件公司;
但一转身,他和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一晃五年,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由此荣膺“嵊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工业转向农业 开启“支农”之路
史浙军1996年大学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嵊州防保工程有限公司,当时这是一份让许多人心生羡慕的工作。但安分的工作,让史浙军觉得这不是他理想的生活,于是毅然辞职,开始办起了企业。
“我从2004年开始办企业,一直以来比较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又开始经营农业,分身乏术,去年正式退出工业领域。”史浙军说,在企业里经过6年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2010年,他积极响应我省“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号召,回老家甘霖承包了50多亩土地,搭建了钢管大棚,注册成立嵊州市生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始了他的“支农”之路。
刚开始,走“支农”路并不是史浙军想的那么容易。大学里,他学的是经济贸易专业,对于农业,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第一年,史浙军通过信息,看好生姜市场,一下子种植了30多亩,到6月时,眼看生姜马上成熟,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他种植的生姜出现大面积的枯萎现象。初涉农业的史浙军急坏了,连忙向农技人员咨询。经过诊断,是因为生姜水分没有控制好,过多的水分导致烂根了。这件事让史浙军明白,走农业路更需要技术支持。此后,他一边向当地农民虚心学习,一边通过网络、书本学习农业知识,一点一点地积累,同时,他又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第二年,他再次种植了生姜,居然获得了成功。他的生姜成熟后,不但在本地市场受到欢迎,外地市场也有不少客户上门采购,这让史浙军如愿赚得了农业的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的史浙军信心更足了,蔬菜种类不断增多,销售额逐年攀升。但是“支农”路注定是坎坷的,他很快又一次遇到了挫折。随着种植蔬菜的产量提高,滞销现象如期而至。有一年,蒲瓜旺季,各地的产量都大增,史浙军的大棚里也遍地都是,最后卖到每公斤0.4元都无人问津。说起这个事儿,史浙军至今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当时,真的有一种崩溃的感觉,种了那么多瓜,看着它们将要烂在田头,这种心情别人是无法体会的。后来,他到宁波、杭州各大批发市场跑销路,才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次失败后,我感到产量控制很重要,于是,我就和嵊州几个蔬菜种植大户联合起来成立蔬菜产业协会。”史浙军说,有了产业协会,大家就可以商量着,合理布局来年的种植品种和数量,避免在本地市场出现某一种蔬菜过度饱和的现象,同时,也方便大家交流种植技术。
就这样,史浙军经过一次次失败和历练,慢慢在“支农”路上站稳了根基,并不断发展壮大。经过近5年的发展,他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生生蔬菜合作社也走出了蔬菜标准化生产之路。到2014年底,他拥有的甘霖镇柳岸村蔬菜基地、白泥墩蔬菜基地,有着生鲜蔬果650吨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