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结合 研修与活动互动
一年来,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王永名班主任工作室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高质量的班主任学习、研修、实践培训活动,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
健全运行机制,形成良好氛围
为了保证工作室长期健康的发展,工作室在“会议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细化,制定了工作室资金使用条例和集体活动记录表等过程性管理制度。工作室导师根据每个成员的不同状况,合理制定成员的总体发展目标,督促成员制定本学期的发展计划,形成了乐于从教、乐于研究、乐于合作、乐于分享、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
以课题为抓手,促进教师成长
由工作室导师负责、全员参与的研究课题《问题学生的预防和转化》目前由各成员承担相应的子课题,提炼出预防和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向全市的中小学班主任推广。
以活动为载体,开展行动研究
工作室坚持集中学习和个别学习,定期向全体成员推荐阅读书目和文章,开展读书交流。本期推荐的书目有李镇西著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张万祥主编的《班主任修心养性100篇千字妙文》。每位学员至少精读一本与德育有关的专著,并撰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每人一年内上交两篇教育随笔或德育叙事案例。
与此同时,工作室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丰富的讲座论坛活动。2014年12月5日,邀请新昌的陶然老师举办了《改变思维观念,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的讲座。这次讲座,加强了工作室的队伍建设,提高了成员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在全市班主任育人大赛中,工作室成员熊海珍老师获市二等奖。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为:工作室活动时间相对紧张,有些具体计划不能按期进行,尤其是工作室的课题研究进展缓慢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工作室在下半年准备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作室品位;二是加强市际间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实效;三是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增强工作室成员的科研意识,使科研能力有实质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