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央视4套《走遍中国》摄制组走遍嵊州的大街小巷,寻找嵊州的特色小吃。这此次拍摄的内容是嵊州特色小吃——小笼包,届时将通过央视这个外宣窗口,向世界各地的观众推介嵊州小笼包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发展现状等。
摆摊或开店,这是传统的小笼包经营方式。嵊州小笼包在央视热播后,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能不能拓展一些新的营销模式?这方面,我市一些从业者已经在尝试了,比如打品牌、微店销售、加盟,等等。
在东圃菜场对面,记者找到了老高馒头店老板朱浙峰。之前朱浙峰一直在山西做小笼包,今年5月,因为照顾读书的孩子,他回到嵊州开了这家包子店。为什么要取“老高馒头店”的店名?对其中缘由,朱浙峰有话说。
“很多年前,我一位亲戚在三江菜场那边开了一家老高馒头店,另一位亲友在三江派出所附近也开了一家馒头店,两家店铺的材料和经营方式都类似,生意火爆,在嵊州名气很大。由此我们想到,应该统一店名,抱团经营,进一步打响老高馒头店的名气。”这次央视节目中,他的老高馒头店也有一个镜头,这让他们更加看重这个招牌了。“一定要把老高馒头店做成一个小笼包品牌。”
在上虞,朱浙峰还有一位亲友在经营速冻馒头,生意有声有色。下一步,在开好传统老高馒头店的同时,他们几位亲友打算拓展速冻馒头的销售,并以“老高馒头”作为品牌。
嵊州小笼包子店(原冠军小笼包子店)上央视后,店里的生意更加红火了。老板娘沈红平告诉记者, 10月19日,一位叫王勇的江苏客人在看了电视后,驱车200多公里从苏州赶到嵊州。第二天上午,他到黄泽吃了豆腐馒头,下午又到甘霖,在嵊州小笼包子店一口气吃了3笼包子,豆腐包子鲜肉包子都一一品尝了。还有一位外商看了电视后,也赶来吃了2笼包子,离开前,还打包了6笼包子和几袋速冻馒头。
“这几天,北京、天津、杭州等地来买速冻馒头的更多了。”沈红平说,现在网购客户非常多。另外,全国各地想过来学艺和要求加盟的也越来越多,几乎把电话都给打爆了。从19日开始到昨天,要求前来学艺的有四五十人,想要加盟的有六七十个。“不过,等条件成熟再考虑加盟的事吧。”沈红平说,现在实体店和微店都很忙,夫妻俩暂时无暇顾及这事。
在嵊州本地,做小笼包微商比较成功的还有“囡蒲头”私房小笼包。这家微店已经营了半年多,客户从当初的200多人发展到2000多人,节目播出后,客户又骤增到3000多人。
借央视“小笼包闯出大世界”的东风,小笼包经营者都在探索新的经营路子。